两国人都变得不喜欢结婚了?中日婚姻状况有啥不同?
- 1687857429390
- 来源:日本头条
中国民政部官方网站近日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全国结婚登记量为214.7万对,离婚登记量为64.1万对。与2022年一季度相比,两项数据同比分别增加4万对和12.7万对。
图为新郎在婚礼现场为新娘整理发饰。(图/新华社)
中国今年一季度结婚数为何同比增加了?
综合中国小康网、北京环球网报道,公开资料显示,受到春节、季节等因素影响,每年一季度的结婚人数通常比其他季度略多一些。其中在2021年,一至四季度的结婚登记量分别为213.2万对、203.4万对、172万对、175万对。
根据中国民政部数据统计,中国的结婚数据在2014年就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为1346.93万对,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为763.6万对,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中国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83.3万对,较上一年减少80.3万对,下降约10.5%。
在总结婚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为何2023年一季度的结婚数同比有所上涨?人口学专家何亚福近日撰文认为,一方面是因2022年第四季度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原本打算在去年第四季度登记结婚的人推迟到今年一季度才登记。上述民政系统人士也表示,2022年12月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将原本不方便在防控期间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挤压”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导致今年第一季度结婚人数小幅上升。
中日婚姻情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在中国,结婚数量在减少,日本也同样如此。而在离婚方面,中国近年的离婚率约为日本的两倍。尤其对于城市女性,她们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且经济独立,所以夫妻关系一旦不佳,她们往往很快就会选择离婚。
另外,很多中国人是在谈恋爱不久后就结婚,所以一旦发生矛盾,就很容易离婚。总的来说,由于缺乏恋爱经验,以及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且从小就在家中被当作“小皇帝”,所以很多人在婚姻中缺乏妥协精神,以及携手并进的能力。
在结婚减少、离婚增加以及晚婚倾向的影响下,过去5年中国出生率较低。不过,中国这些现象的成因可能与很多发达国家类似。比如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以及女性学历提高和权利意识增强等。在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率从36%上升到65%,平均结婚年龄也和日本一样推迟到30岁前后。此外,也有中国特有的因素,例如教育成本增加、适龄女性人口减少、住房成本飙升等。此外,近年来,在城市中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即男方应在婚前购置新房。但由于房价飙升,这也成为很多人的巨大经济负担。
在中国,结婚前,男方有向女方家送彩礼的习惯。虽然彩礼在日本很少见,但在中国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上世纪70年代,彩礼主要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物品。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来,彩礼逐渐从以往的物品变成现金,数额甚至高出普通人年收入的数倍,由此也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
编辑:万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