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五月五”放假!日本“儿童节”与中国有关……

  • 来源:日本头条

儿童节前夕,总务部4日公布1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为1435万人,儿童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1.5%。5月5日是“儿童节”,全国放假一天。为何日本会选择5月5日做“儿童节”?

“五月五”男孩节,日本为何选择中国端午节做“儿童节”?

武汉中财网报道,因为农历五月初五是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端午节”。那一天,是屈原跳汨罗江自尽的日子。

在中国,端午节要包粽子(拜屈原祭祖),赛龙舟(健身体),挂菖蒲(辟邪驱瘴)。这一习俗也传入日本,从公元710年开始的奈良时代,日本就有了过端午节的记述。

1948年,日本制定《祝日法》,正式选定公历5月5日为“儿童节”,因为这一个节日的内涵,与人们对于儿童的期待十分相符——健康、勇敢、正义!

那么,日本的儿童节是怎么过的呢?其实内容还挺复杂。

第一,凡是有男孩的家庭,院子里都要悬挂鲤鱼旗。因为中国自古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这一说法也传入日本,日本人也期望孩子能够像黄河的鲤鱼一样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跳越龙门,成为栋梁之才。

图为4月27日,日本东京,东京塔悬挂约1500条鲤鱼彩带,祝愿孩子们身体健康。(图/视觉中国)

第二,摆放武士人偶和盔甲,引导与教育男孩要像古代武士一样勇敢和坚强。

第三,用菖蒲祛病。古代阳历5月(阴历6月)刚好是中国和日本的梅雨季节,人很容易感染湿气瘴气而生病。菖蒲具有独特而强烈的香味,能够驱虫。同时叶子如剑,长达1米,象征健康长寿。因此,日本将中国的这一习俗也全盘引入,在儿童节那一天,家门口悬挂菖蒲祛病驱邪,同时也将菖蒲浸泡在浴缸里,让孩子泡澡,以求健康。

第四,包粽子,吃柏饼。中国端午节时,有包粽子投江祭屈原的习俗,日本迄今也保留了这一中国传统习俗,儿童节要吃粽子。但是,吃粽子大多数是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人的习俗。以东京首都圈为主的关东地区,则多吃柏饼。吃柏饼是日本的一大发明。这是一种用槲树叶子包裹起来的糯米点心。因为槲树虽然属于落叶树木,但是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旧叶还没有落尽,新叶就已经发芽成长,所以有“代代相续,子孙繁荣”的含义。

第五,吃鲣鱼。鲣鱼的日语发音是“カツオ”(katsuo),而这个发音与“胜男”的发音相同。所以,儿童节吃鲣鱼,长大以后就可以成为“战无不胜的男人”。

所以,儿童节这一天,为了让孩子能够完成这一系列仪式,不仅是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要出力帮忙,因此,儿童节也成了家人团聚的日子。

这两个儿童节也要过:“三月三”女儿节,“七五三”幼儿节

虽然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但是,这个儿童节的“男孩节”的味道更浓一些。在日本一共有三个“儿童节”,除了“五月五男孩节”,另外还有“女儿节”和“幼儿节”。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女儿节。据说,日本女孩节很可能是源自中国的上巳节。从春秋时期开始,古人会在农历三月三日当天,去河边沐浴以洗掉污秽,之后遣唐使又将这一风俗传至日本。

如今,女孩节已经成为日本民间五大节日之一,有着别具特色的日本民俗文化。

从立春开始,到女孩节当天,有女孩子的家庭会摆出做工精美的日式宫装玩偶,祈求女孩子们能健康幸福的成长。这些身穿和服的娃娃非常昂贵,一对的价格差不多是2万多元人民币。

玩偶的摆放还有一个迷信的说法,必须要在3月3日当晚及时收好,不然会导致家中女孩子晚嫁。

女孩节当天要吃的传统食物也不少,父母会准备蛤蜊汤、三色菱形年糕、糖米糕、散寿司等等。其中,散寿司与寻常的寿司不太一样,而是将新鲜海鲜、鱼籽、鸡蛋丝以及蔬菜,全部平铺在米饭上。

而“幼儿节”又称“七五三”,一般是为3岁、5岁的男孩和3岁、7岁的女孩祝岁的节日。

“七五三”节是在每年的11月15日,但不是法定假日。所以,一般情况下,日本人都是选定11月中旬的周六、周日陪孩子过这一节日。

在节日当天,全家会吃代表喜庆的红豆饭。在孩子们参拜之后,家长会给孩子买一种名为“千岁饴”的麦芽糖,以祈愿孩子平安健康。但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穿正装,一起去神社参拜,求神保佑孩子的幸福成长。

编辑:园子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