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集采规则迎优化:不再唯低价论,强调报价合理性
- 1753408443386
- 来源:环球网
国家医疗保障局7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进一步提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国家医保局正在对集采中选规则进行优化,明确表示未来集采中选将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唯一参考标准。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详细阐述了这一调整。他指出,随着第十一批集采工作的启动,医保局研究了优化具体规则,其中一项重要变化是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这意味着,以往可能过度依赖最低价来衡量其他报价相对优势的做法将有所改变。
更引人注目的是,新规则特别针对报价最低的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子海表示,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不仅要公开说明其报价的合理性,还需承诺其报价不低于成本。这一举措旨在防止企业为了中标而进行“倾销式”报价,从而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这一调整反映了国家医保局在集采政策上更加成熟和精细化的管理思路。长期以来,集采以“以量换价”为核心,大幅降低了药品和耗材价格,减轻了患者负担。然而,随着集采的深入推进,如何在保证价格大幅下降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成为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不再唯低价论,强调报价的合理性和企业的成本承诺,有助于在价格、质量、供应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这不仅是对企业诚信经营的要求,也是对医保基金长期可持续性的保障。
在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还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医保改革的其他重要成果。包括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参保人数达13.27亿;累计追回医保基金1045亿元,基金运行持续稳健;2021至2024年累计近200亿就诊人次享受医保报销;生育保险覆盖2.53亿人,辅助生殖项目已纳入多地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以及“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159种等。
这些数据和政策调整共同表明,中国医保改革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在保障人民健康、减轻就医负担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制度的精细化管理和长远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