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老师体育社团占时太多,妻子抱怨“守活寡”,想离婚......
- 1746697987721
- 来源:旅日侨网
在外界看来,日本教师属于社会地位较高、责任感强的职业群体,但同时也普遍被认为工作压力极大。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外,还需承担大量的课后事务,常常加班到深夜。多数男性中小学老师长期“一心扑在工作上”,导致家庭生活被忽视,他们的妻子们通常抱怨这种婚姻生活形同“守活寡”,不少人因此离婚。
据日本朝日新闻出版公司旗下的官方新闻网站AERA DIGITAL,于4月29日对日本中小学老师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度报道,揭示了日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担任课外活动顾问的教师面临的巨大压力和生存困境。
文中通过几位教师的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工作负荷、长期加班以及由此带来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许多教师的配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男教师的妻子们被称为“部活未亡人(因为丈夫参加社团活动而‘守活寡’的妻子)”,她们在丈夫长期缺席的情况下,必须独自承担家庭和育儿的责任,她们对这种家庭生活怨声载道。
东京都某所公立中学30多岁的老师广志(化名)说:“一个月没有一天休息,全被社团活动占据了。”他是学校某运动社团的顾问老师,工作日的社团活动每周大约有2到3次。如果当天课程排到第六节,那么社团活动通常是从下午4点持续到6点半左右,最后在晚上8点半左右才能下班。有时候,连周末也被社团活动占满,几乎没有私人时间。尤其令他感到压抑的是每年5月至7月的比赛季节。星期六要带学生训练,星期日则是正式比赛,有时还要负责比赛场地的准备工作,一个月“连轴转”成常态。
事实上,广志几乎没有所负责社团的教学经验,在成为社团顾问后,他临时购买了相关教材“现学现卖”。他表示:“我完全找不到任何乐趣,参与社团活动的一切都令人痛苦。我只想好好准备授课内容。”虽然广志在周末带团时也会有“社团活动津贴”,但只是每小时约1000日元的微薄报酬,这个甚至比千叶县、埼玉县便当工厂的时薪还低。由于社团活动的时间并不计入法定工作时间,通常被默认为教师“自主”加班。正是因为是自主加班,所以学校并不会给加班费。
部分社团活动变成了无偿加班,这充分反映出“教师”这一职业的严酷性。至少,常识上应该是加班的时间就应支付加班费,如果不改相关法律制度,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此外,如果长时间劳动影响到了教师的私人生活,不仅会对新的教师从业者工作意向产生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现有教师跳槽转行。如此,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下降。这个影响还会波及到学生和家长。因此,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认为有必要切实改善教师的劳动环境。
我虽然不是教师,但从事与教职人员有关的工作。教师的任务实在太多了。要上课、还要因为部分家长的压力而过多照顾学生;如果学生有出阁行为,还要联系家长进行面谈;此外,老师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向教育委员会提交的各类文件。如果再加上社团活动的话,每项工作都只能草草了事。对于这样的现状,如果文部科学省、特别是财务省不积极支持教师工作的话,那么就是在放弃日本孩子们的未来。我认为,改善教育存在问题的现状,不仅是文科省的事,还是整个国家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东京像广志这种生活状态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忍受妻子的“冷嘲热讽”。
除了东京外,日本中部地区一位40多岁的中学教师大辅(化名),原本是书法、美术等文化社团出身,但被分配到的社团却多为剑道、棒球、网球等体育类。工作日从早到晚都在学校,周末也被社团活动占满。他几乎无法待在家里,也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育儿责任完全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大辅些许感到无奈地说道:“我妻子成了所谓的‘社团寡妇’。”
我也是“社团寡妇”的亲身经历者。除了社团活动,女性教师的家庭状况往往也非常艰难,我的丈夫就经常向我讲述这些情况。特别是夫妻双方都是教师的家庭,更是悲惨。因此,孩子的成长情况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即便是工作,也总是把别人的孩子放在优先,自家孩子的事却被推到后面。一位女教师痛苦地说,自己从未有机会为孩子做过一次便当。自己孩子的入学、毕业、家长会等重要时刻都被牺牲掉了。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人并离开了。即使整天都在带社团活动,得到的津贴也只有大约2400日元。虽然社会称老师为“全民的奉献者”,但如果再不改变这种状况,优秀的年轻人就不再愿意当老师了。
谈及担任社团顾问,对于那些还没结婚年轻老师生活有何影响时,大辅表示:“我相信他们会因此而错失结婚的机会。社团活动让教师失去了私人生活,这就是我的切身体会。”
在《AERA dot.》与《AERA》编辑部联合进行的关于社团活动顾问的问卷调查中,有不少教师表示社团活动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周末完全没有休息时间,社团津贴也少得可怜。家人已经对我失去耐心,快离婚了。”(千叶县,50多岁,男性)
“平时回家很晚,周末也要上班,结果和家人越来越疏远。”(福冈县,60岁以上,男性)
“失去了自己的时间,根本无法寻找人生伴侣。”(山形县,40多岁,男性)
日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担任部活顾问的老师)普遍面临极大的工作负担,常常牺牲私人生活,心理压力沉重。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在教学与沟通方面的表现有些时候显得“冷淡”或“不近人情”。但这背后是系统性的问题,而非教师个人的冷漠。
日本中小学教师的“过劳问题”是个长期的系统性矛盾,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和编制改革滞后,导致“什么都要老师来做”,亟需国家增加教育财政投入。
日本文部科学省为改善公立学校教师待遇,于2024年8月22日,提出新的工资调整方案,计划将作为加班补贴的“教职调整额”标准,由此前的基本月薪的4%提高到13%,这种调整相当于变相给加班费,但这个加班费与工作时长远不成正比。
此外,日本文科省还提出“社团活动地方转移”(部活動の地域移行)方案,希望将课外活动转交给地方体育团体或NPO(非营利组织)来负责,从而减少教师负担。
在这里,小编提醒广大在日本的华侨华人,如果您孩子的老师正面临文中所述的生存状态,建议多予以理解和体谅。教师的辛劳和家庭的教育期望,不应是对立的,而应通过理解和共建来达到和谐。对于在日华人家庭而言,正确认识并尊重日本教育文化,同时发出理性声音,也是为孩子构建良好成长环境的重要一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