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跟踪骚扰致命案件持续发生,《跟踪骚扰防止法》虽多次修订却难遏制
- 1746338635837
- 来源:网络编辑
图片编辑:网络
(亚太快讯消息)据时事通信报道,近年来,在日本向警察报告跟踪骚扰(俗称“跟踪狂”)后仍遭杀害的惨剧屡见不鲜。自1999年发生的桶川跟踪骚扰杀人事件以来,至2023年福冈市一名女性遭前男友持刀杀害的案件,一次次事件都凸显了对受害者保护的不足。
1999年10月,在埼玉县桶川市JR桶川站前,一名正在向警方求助、年仅21岁的女大学生被前男友持刀刺杀身亡。行凶男子及其兄弟四人随后以谋杀罪被逮捕,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此案震动社会,并促使日本政府于翌年通过《跟踪骚扰防止法》,首次赋予法院发布禁止令,禁止侵害者继续纠缠。
然而,立法后类似悲剧并未停止。2011年12月,长崎县西海市一名56岁的女性及其77岁的母亲惨遭前跟踪者杀害,受害者母女曾向千叶、三重和长崎三地警署分别报案,事后调查认为各警署之间的联动和信息共享严重不足,加剧了事态的严重性。
2012年11月,神奈川县逗子市一名33岁女性在家中也被前男友持刀刺杀,行凶者随后自杀身亡,再次警示社会对受害者安全的保护不够。
此后,日本政府先后于2013年、2016年和2021年对《跟踪骚扰防止法》进行三次修订,不断扩大对“尾随”、“侵入住宅”等行为的规制范围。然而,悲剧依旧频发。2023年1月,在福冈市JR博多站附近,一名38岁的女性公司职员在下班回家途中被前男友多次刺中胸部后不幸身亡。
据日本警察厅统计,2023年度因违反《跟踪骚扰防止法》被检举并立案的案件达1081件,为历史最高;同期全国向警方咨询相关纠纷的件数也高达19843件。
尽管法律已多次强化,但受害者常在报案后仍面临持续骚扰甚至生命威胁。如何完善跨地区警务协作、提高禁止令执行力、及时处置高危个案,仍是日本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