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中国留学生5天内两登富士山均遇险获救,日本网友破防:请交钱!

  • 来源:旅日侨网

“有人晕倒了!身上还有擦伤,并且在颤抖。”

4月26日下午,日本静冈县警察局接到来自富士山八合目的一通报警电话,说富士山上有登山者遇险。

静冈县警方接到报警

静冈警方在接到报案后,立刻出动实施救援。警方先是计划派出直升机,但由于当时富士山天气状况较为恶劣,被厚厚的云雾所包围,而且风也很大,导致直升机无法使用。于是,警方决定派出山岳救援队队员9人,走山路实施救援。经过半天一夜的奋战,到了27日黎明时分,救援队终于将伤者救出。

富士山合目示意图

救援队队员用担架将伤者从富士山八合目(海拔3250m)抬回到五合目(海拔2400m),然后将其送往医院。所幸伤者伤势并无大碍。

警方救援队通过担架,将伤者抬到富士山五合目

但是,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因为警方通过调查救援纪录发现,伤者竟然是“老熟人”!

原来,受伤者是一名中国籍男大学生。现居住于东京都涩谷区,今年27岁。就在4天前,也就是4月22日,警察曾经在富士山山顶上救过他!

“我把冰爪(登山用的一种工具,可套在鞋子上,增加在冰面、雪面时行走的摩擦力)弄丢了,无法下山。”

冰爪示意图

4月22日,该男子因无法下山,在富士山顶拨打了报警电话。当时,警方出动了山梨县消防用的直升机,将该男子救回。

警方出动直升机救援伤者

可为什么遇险4日后,该男子又只身犯险,再次登上富士山呢?

原来,该男子上次遇险被救回时,将手机落在了山上。为寻找手机,男子又只身上山,最终二次遇险。所幸被身边其他的登山者发现,及时报警,方才逃过一劫。

日本警方为了营救一个外国男子大费周章,动用了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警方表示,所有救援活动都是免费的,并没有让该中国男子支付一分钱。我们在这里给日本的警察叔叔点个大大的赞。

但这条新闻一经曝出,很多日本民众们立即破防了。首先,日本登山专家野口健在X发表了推文,他认为,应该处罚该中国男子,否则今后类似事件会层出不穷。

野口健的推文

很多日本网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们来看一下:

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晕倒了,那也就罢了,但明知道那里危险还要自己跑去,结果出事了又要求别人来救你,这种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如果是林业或农业工作者因公发生事故,那是完全不同的性质。还有一点,外国人本来就没有缴纳日本的税金,那么对他们实行收费救援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只要明确告诉他们是会收费的,他们就会非常认真地遵守法律和规则了。

所以他(被救援的中国男子)大概也是想着,反正下山时又会有人免费来接我吧。所以,救援就该收费。现在已经有太多人毫无常识,无法再以“人性本善”的前提来提供这种服务了。虽然这样说很悲哀,但这就是现实。

小时候,父母曾教育我,如果在山上遇难,救援费用需要自己承担,所以不允许去登山。虽然这种教育有些极端,但我认为,登山的人应该有意识地把救援费用视为自己承担的责任,并在登山时保持谨慎。即使是留学生,外国人的救援费用也应该由本人承担,应该让他们自己支付。由于费用很高,可能无法完全回收,因此,应该建立一种制度,要求事先缴纳保证金或担保,或者强制加入保险,这样才能让他们登山。

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到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麻烦吧。不过,虽然如此,这种人还是必须进行救援,但如果万一不幸去世,(他)本国的人们大概会批评日本吧。真是让人无法接受啊。我认为,至少可以考虑要求全额收取救援费用。

虽然日本网友的评论有些偏颇之处(比如说外国人不纳税,其实在日留学是避免不了纳税的。如学费、租房、购物、出行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中国男子的确给日本警方添了不小的麻烦,而且还是连着添了两回。所以,日本网友有所怨言,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且日本网友之所以如此愤怒,恐怕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在正值富士山的封山期,封山期登顶富士山是很危险的行为,但该男子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翻车,给人一种“你自己作死,却麻烦我来收场”的感觉。

通常一年中,富士山适合登顶的季节只有两个月,即从7月10日至到9月10日。在此期间,山间小屋开放营业,也有巴士运行,较为安全。但封山期间的富士山还是很危险的,冬季的富士山上经常狂风大作,春天山雪融化容易引起雪崩,而且封山期间的山间小屋也停止营业,缺乏补给和避难的场所。一般来讲,封山季节的富士山是不推荐攀登的,尤其是五合目以上的区域。

富士山登山官方网站的中文版提示信息

如果非要挑战封山期的富士山,必须要向当地警察提出申请,并提交一份登山计划。但这次事件的中国男子并没有提交登山计划。

同胞男子的冒险行为,不仅对自己生命不负责,还给警方造成很多麻烦,而且对于救援他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次冒险。所以,大家在通过挑战极限来寻求刺激的同时,还是要量力而行。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