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月成为日本未成年人“自杀季”?40%中小学生考虑过轻生
- 1745231014106
- 来源:旅日侨网
“最近几年的4-6月份,未成年人的自杀率增长尤为显著。”日本专家发出警报。
日本专家发出警告的新闻截图
4月21日,日本守护生命自杀防治推进中心(JSCP)的国际联络室室长仁科有加等人,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Network Open》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研究结果显示,每年的4-6月是日本未成年自杀的高峰期。
仁科有加团队统计的日本8-12岁未成年人自杀整体趋势
该论文对2009年至2023年的日本8-12岁儿童自杀数据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2016年至2023年自杀的儿童中,男孩159人,女孩124人。自杀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女孩自杀的比例明显增加。
仁科有加团队统计的8-12岁自杀未成年人性别分布状况
根据论文研究结果显示,选择跳楼自杀的人数占比最多。相较于其他自杀方法,跳楼自杀一般前期准备较少,属于较强的冲动性行为。
仁科有加团队统计的8-12岁未成年人自杀方式
仁科有加通过研究发现,2016年至2023年间,4-6月是自杀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自杀和自杀未遂的学生增幅尤为显著。她还指出自杀率急剧增加的原因可能与开学时的压力相关。
仁科有加团队统计的8-12岁未成年人自杀率急剧增加时间段
未成年的孩子,本该是无忧无虑的。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选择自杀呢?日本厚生劳动省以令和5年(2023年)为样本,统计了中小学生的自杀动机。统计数据表明,以学校问题引起的自杀最多,其次是家庭原因和健康原因。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
那“学校问题”究竟具体都是什么问题呢?学业不振、和同学关系不和占比较多,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到了中学阶段,考试和未来出路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
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没有自杀的学生,也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根据文部科学省发表的统计数据,2004年,有研究机构曾以兵库县小学5年级至中学2年级的2189人为样本进行过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有将近40%的中小学生考虑过轻生。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统计数据
而且在此次统计中,有12.7%的学生表示有过自残行为。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统计数据
可以说日本有自杀倾向的未成年人是越来越多,已经逐渐成为日本的社会问题之一。
对此,有不少日本网友也表示了担忧,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曾经历过女儿因为被高年级学生欺凌、以及老师的不当指导,导致在私立小学三年级时患上急性抑郁症的事情。那段时间,她不吃饭,不说话,会突然哭泣,没有表情,完全是处于一种精神疾病的状态(也在心理诊所被诊断为抑郁症)。
我们让她在家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为她办理了转学,让她去新的学校。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她才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现在,她已经成为一个健康开朗的中学生了。即使是小学生,也可能会患上精神疾病。如果是抑郁症,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在那样的时刻,唯一能支撑孩子那颗还不成熟的心的,就是父母。我是自由职业者,所以在那段时期能够一直陪伴在女儿身边,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虽然工作的确因此减少了……)。
我们家的情况中,孩子生病的原因在学校,但学校并没有为此做什么(甚至那位逼迫孩子的老师和校长在职员会议上还在笑)。不管原因是什么,最终承受后果的是孩子,而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去支撑他们。这虽然很不公平,但孩子的性命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学校每年都会重新分班,但今年她和关系很好的朋友被分到了不同的班。女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团体,这样一来,要融入新的集体可能会变得比较困难,所以我有些担心。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很不成熟,有时候即使别人并没有欺负她的意思,但如果她理解错了,也可能会受到心理上的打击。我们家也常常会觉得我们的孩子应该没问题,但实际上,没问题往往并不是真的没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比平时更注意每天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我认为,大人首先能做的事情,就是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求救信号。温柔地对孩子问一句“怎么了?”,耐心地听他们倾诉。不要一上来就否定孩子的话,也不要随便说几句就草草了事,而是要真心地回应他们的情绪,说一句“你一定很难受吧”“真的很不容易呢”,去接纳他们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希望,家庭和学校能成为孩子感到安心的地方。为此,平时就应该营造一种孩子愿意说出心里话的氛围。
日本中小学生自杀率持续上升,这一现象的确令人深感忧虑。但对在日华人家庭而言,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孩子常常同时面临语言、文化与人际关系的多重挑战,心理负担比日本中小学生可能更为沉重。所以,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应尽量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定期与老师沟通。若发现孩子情绪低落、回避上学等问题,及早寻求专业心理支持。而且,家长要鼓励孩子表达感受,不论是喜悦还是烦恼,家长都应耐心倾听并给予真诚回应。
让我们用爱与理解,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暖、安心的成长天空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