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日本妹子中,就有1人体重过轻:瘦成纸片人真的美吗?
- 1745143231596
- 来源:旅日侨网
正当国内正大力推广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国家喊你减肥”的话题冲上热搜,大家也都纷纷响应:“这回真要认真减肥了”之时,4月18日日本肥胖管理学会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日本20岁到29岁的女性人群中,每5人就有1人体重过轻,BMI指数不到18.5,远低于发达国家体重的健康标准。”一时间引起日本民众广泛关注。
BMI指数是国际肥胖程度的指标。当BMI低于18.5被认为是体重过轻;在18.5及以上但未满25为正常体重;25及以上则被视为肥胖。而BMI指数过低,则会引起诸多身体疾病:营养不良、骨质疏松、月经不调,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引发厌食症、抑郁症等问题。
可以说这一调查数据传递出一个危险信号:日本社会的年轻女性过度追求“瘦”已成为一种病态趋势。相信很多来日小伙伴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日本街头确实很少能看见肥胖的女性,樱花妹人均不过百这一印象深入人心。
健康范围内的适当减重是被认可和推崇的,但日本社会“瘦到极致才是美”的病态审美价值观正在影响着更低龄的女孩们,甚至已经波及到了中小学生群体。
很多人会主动公开自己的“减肥记录”,或者寻找“减肥伙伴”。只要在日本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减肥记录”的标签,就会发现相关视频在TikTok上已有超过17万条,而在Instagram上的帖子则超过319万条。搜索“寻找减肥伙伴”显示的投稿数量分别为2万条和176万条以上。
在这些帖子以及评论区中,除了有人以韩国K-POP偶像那样的身材或并不健康的BMI数值和体重作为目标之外,还经常可以看到为了短时间减肥而推荐过度节食或高强度运动的内容。
在日本各大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瘦身VLOG”
在可以匿名交流的社交平台“LINE开放聊天室”中,有将近50个关于中小学、高中生们讨论减肥信息和交流自己体型烦恼的群组。这些群组的主要内容是分享自己的体型和目标体重,互相鼓励,经常会有人发布不健康的减肥方法或目标体重,以及一些疑似进食障碍的留言,比如“吃不下东西”“吃了就吐”等。
此外,还有一些群组会举行所谓的“减重大赛”,设定时间限制,彼此竞争谁能在期限内减掉更多体重。更有一些所谓的网红博主频繁发布瘦身相关内容,他们的图片或视频中,展示着被刻意P得过分纤细的身材。
这些信息无一不在引导女孩子们进行一场以美为名的大型“服美役”,如果是以健康为前提维持体重则另当别论。但借此以推销瘦身课程、贩卖减肥产品等各种商业目的,散播错误的审美观念,让女孩们误入歧途,摧毁的则是她们的身心和健康。
鉴于此LINE雅虎公司于4月10日公开表示,会加强对“助长过度减肥等进食障碍行为”的信息管控。并从4月11日开始,平台针对所有开放聊天的用户弹出提醒,提示内容如“这样的减肥方式,真的正确吗?”等风险警示。同时表示如果发现相关内容,可能会采取删除帖子、关闭聊天群或限制用户使用等措施。
对于LINE雅虎公司这一举措,日本实业家西村博之在4月16日播出的一档日本电视节目《Abema Prime》上,以主持人身份谈及了关于“减肥文化”的看法。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实男性并没有特别喜欢瘦的人。很多人误以为瘦才会受欢迎,或者觉得女人味强比较好,指甲越长越有魅力等观念,但我从没听说过哪个男生说喜欢女生指甲长。
节目还提到了一些女性的极端减肥法——注射药物。在“过度减肥的危害”专题中,一位28岁的女性通过远程连线参与节目,她表示自己使用糖尿病治疗用的注射来抑制食欲。
为了瘦下来,一些女性们不惜走极端,无视健康只为掉称。关于此现象,小编也截取了一些获赞较高的日本网友们的评论: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身高165厘米、体重38公斤的女生的推特,她看上去就像品质不良的豆芽菜或者火柴棍一样。但底下评论却全是“好可爱!”“我也想瘦到这个程度!”这种声音。一小份便利店的饭团,她都会说“吃太多了,后悔”。这已经是一种被“瘦”所迷惑的病态心理了。
有些男生总爱说“不到40公斤不行”啊,或者“腰围必须几厘米以内”之类的话。但实际上,适合的体重和尺码根本得看身高吧。
说起来其实日本的时尚杂志也有问题,明明体质和体型跟欧美人完全不同,却总是以巴黎时装周、维密天使那种身材为标准,如果不从这个行业的标准开始改变,减肥焦虑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社交平台上那种“瘦才是正义”的极端思维真的太多了。
再怎么宣传“太瘦有害健康”,我觉得这种声音也很难传达到年轻女孩的心里。因为她们内心都有“变瘦变美”的愿望,我也不打算否定这个想法。与其一味地否定,不如正视这种愿望,同时告诉她们怎样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保持健康,这才是真正贴心的做法。事实上,我自己已经63岁了,明显能感觉到吃的东西比年轻时少得多,但BMI只有16.4,健康检查结果却显示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原因很简单——我有在努力确保少量饮食中也能维持营养均衡。“吃不下”和“选择不吃”是两回事,但即使是少食减肥,只要正确指导,完全可以维持健康。如果只是粗暴地说“太瘦了”“多吃点”,她们是绝对不会听进去的。
这些评论阐述的观点,小编也深以为意。实际上很多亚洲国家,都以瘦为美,并且只以瘦为美,尤其中日韩三国“白瘦幼”的审美偏好占据主流。在前面提到的《Abema Prime》这档电视节目中,展示了2022年统计的体重过轻的成年人人数最多的国家里,除了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其余5国均来自亚洲,其中中国也榜上有名。
《2022年度体重过轻的成人人数最多的国家》印度,中国,日本(仅限女性),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
因亚洲社会长期对女性强调温顺、弱小、可爱,而“白瘦幼”正好符合这种心理投射。特别是在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中,女性的幼态化、纤细的特质某种程度上是安全的,易掌控的。除此之外,从韩国K-POP偶像、到全球各大模特、时尚杂志,媒体大量宣传瘦削的女明星,建立起了“瘦就是美”的统一标准。越瘦越上镜,这个标准逐渐构成了这一审美共识。
小编以为,过度“以瘦为美”就是一种畸形的审美偏见和裹挟。作为媒体要减少单一审美的输出,当社会开始欣赏不同风格的美,如运动型、成熟型、健康型,甚至民族特色型审美,那么瘦就不再是唯一的审美标准。
当然,不管过分肥胖还是过度消瘦都对健康没有好处。同时也要警惕消费主义陷阱带来的容貌和身材焦虑,我们应该培养自身多元的审美眼光,打破审美桎梏,以健康、自信、真实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