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年收入1000万日元:双职工家庭比单职工家庭多赚41万日元的秘密

  • 来源:旅日侨网

提到日本女性时,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形象往往是温柔贤惠的全职主妇。在传统观念中,日本女性常被认为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代表。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还是有不少人带着这种刻板印象,认为日本女性仍是理想的妻子人选。但数据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不再选择做一个家庭主妇,而是更愿意和丈夫一样进入职场。

2023年,日本双职工家庭超过1200万,达到全职主妇家庭的三倍左右。

其背后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推出的各种育儿政策,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增设托儿所,并且扩充育儿休假制度。让女性能够在生育后更好地回归职场。

还有一大原因则关系到老百姓的钱袋子,纳税问题。

与大部分国家一样,日本采用累进税制,来缩小贫富差距,即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也越高。

当单职工家庭缴税时,由于整个家庭的收入由一个人承担,因此税率按照这一个人的总收入计算,可能会较高。

而双职工家庭缴税时,收入由夫妻双方分别承担,税率是按个人的分别收入计算,这样一来,整体税负可能会降低。

那么,具体差多少钱呢?

以家庭税前年收入1000万日元(约人民币48.6万元)来算,假设夫妻双方均为40岁,居住在东京都,二人均有国民健康保险,扣除住民税。

那么,单职工家庭每年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135万日元/年(约人民币6.5万元),所得税约74万日元/年(约人民币3.6万元),住民税约60万日元(约人民币2.9万元)。

那么单职工家庭的税后年收入为731万日元(约人民币35.5万元)左右。

而双职工家庭呢?当夫妻双方税前年收入各500万元时(约人民币24.3万元),每人需缴纳社会保险费76.5万日元/年(约人民币3.7万元),所得税每人需缴纳13.4万日元/年(约人民币6.5万元),住民税每人约24.1万/年(约人民币1.2万元)。

经过计算,双职工的家庭税后收入在772万日元(约人民币37.5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家庭总收入情况下,双职工家庭的税后收入比单职工家庭多了41万日元(约人民币2万元)左右。并且家庭收入越高,这个差距就越大。

虽然计算下来,双职工家庭在税收上更有优势,但具体生活中如何选择还是要看每个家庭的情况。

如果单纯看到手工资的话,双职工家庭的收入确实会更多,这很正常。

但同时,双职工家庭的支出也会增加,比如与工作相关的社交应酬、购买西装等工作的消耗品等等。

此外,由于夫妻双方都不在家,外出用餐的次数会增多,孩子的课外活动、托管班等育儿外包的支出也会增加。如果同样是家庭年收入1000万日元左右的话,单职工家庭,由妻子负责家庭事务并擅长节约的话,最终能留下来的钱可能会更多。

的确,想要攒钱,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如果两个人都工作的话,想节流就有些困难了。

这本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日本的社会保障费用和税金一样,对于工资收入者来说,收入越高,被扣除的金额就越多。即使家庭总收入因双职工而增加,最终能拿到的总额自然还是双职工家庭更有利。另外,对于全职主妇来说,领取的养老金也与双职工女性不同。在配偶去世后,和一直工作的女性相比,全职主妇能拿到的养老金肯定更少,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目前的纳税政策太不科学。

这个国家,努力的人会吃亏。

双职工家庭好还是单职工家庭好,这个问题就好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情况,无法根据是否工作、是否有孩子、年收入多少来进行比较。

单职工家庭有一方可以专注家庭,但家庭经济来源单一,面对突发情况抗风险能力较弱。评论区也有日本网友表示自从生育孩子后,一旦老公的收入有一点波动,就不得不求助娘家人补贴。

双职工家庭经济更稳定,能享受更多社会保障,但夫妻双方都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育儿和家务的成本也可能增加。

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家庭的生活质量,有时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样。二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平衡点,而不是被外界的价值观绑架。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