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以后感冒药不能随便买了...

  • 来源:旅日侨网
日前据日媒报道称,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审议委员会在多数年轻人出现过度服用感冒药物的严重问题背景下,于18日提出了针对感冒药等药品的销售制度方案,其中包括禁止向未满20岁的人群出售多份药品,以防止药物滥用行为的发生。 关于市面上贩售的感冒药和止咳药等药品,因严重超出规定剂量或建议次数的过度使用,导致年轻人频繁被送往医院进行急救的情况近年来多次相继发生,俨然已经成为了新的社会问题。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审议会于18日整理了新的药品销售制度方案,旨在防止感冒、止咳类药物的滥用。据悉该方案对于存在滥用风险的药物,针对20岁以下的人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 禁止向20岁以下的人进行多次销售,一次仅允许购买一盒 需要药剂师等药品售卖人员进行是否为滥用目的的销售确认 对此需要:1.使用带照片的相关证件来确认购买者身份,并记录销售信息。 2.在网络上进行销售时,要求药剂师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向购买者说明用药方法并进行确认。 对于20岁以上的人群: 原则上限制每人购买一盒,如果购买者希望购买多盒,需要药剂师等销售人员进行购买理由的确认,并需要通过带照片的相关证件来进行身份确认。 在网络上销售多盒药物时也要求进行视频通话确认。
如果在网上下单了相关药物,出现了未知来源的视频通话邀请可不要立刻挂断哟!) 对于厚生劳务省的这一举措,很多网友纷纷表示“治标不治本”,虽然说可以从法律层面来限制20岁以下青年的过量购买,但无法阻止的是会有很多20岁以上的代买情况,而且很有可能因此而衍生出新的代买群体。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研究小组在去年10月到今年2月的两个月内,针对前往精神科就诊的336名,年龄在10至20岁之间的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他们主要使用的药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感冒药等“市面贩售的药品”占36%,成为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型。 日本厚生劳动省将在对18日提出的方案在大臣咨询机关进行审议后,力争在2025年正式进行医药品医疗器械法的修订。 “将近八成为女性” 根据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针对过量服用市面贩售药品而进行的调查显示,这类人群的平均年龄仅为25.8岁。 该调查由日本埼玉医科大学医院参与的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进行,涵盖了截至去年12月为止的,为期1年零8个月,在7家急救医疗机构对总计122名因过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品等一类市面贩售药品而接受急救搬送的病患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平均年龄为25.8岁 在男女比例中,女性占了79.5%,男性占20.5% 根据职业分类:学生占33.6%,最多,其次是全职工作者占26.2%,兼职工作者占16.4% 超过70%的人与家人同住 此外,关于过量服用的市售药品种类: “解热镇痛药”占24.9% “止咳祛痰药”占18.5% “感冒药”占18% 另外,购买途径上: “实体店”占65.9%最多,其次是“储备药物”占15.5%,“网购”占9.3%。 日本埼玉医科大学病院临床中毒科研究班的喜屋武玲子医生表示:“被送往医院的人常说他们感到不舒服,无法停止呕吐,感到非常眩晕,无法行走,并对超出预期的身体不适感到震惊。尽管还有一些人的症状较轻,但也有直接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的严重情况,因此还要请大家十分注意分寸。” “第2类药品”和“第3类药品”将要合并为一类 据悉,在18日的审议会上还提及了有关更改在药店等出售的市面贩售药品分类的提案。 在此之前,在店内销售的药品根据其副作用风险被分为: ·存在严重副作用报告的胃药等,具有高风险的“第1类药品” ·感冒药和退烧药等风险相对较高的“第2类药品” ·调节肠胃的药或是维生素一类风险相对较低的“第3类药品” 在此之后,很有可能将第2类药品和第3类药品进行合并,然后由药剂师或药局注册的销售人员根据购买者的具体情况来提供药物的具体副作用等信息。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