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人都在使用哪些社交软件呢?
- 1698728423906
- 来源:旅日侨网
日本调查网站「SHIBUYA109lab.」调查了Z世代使用社交网站的习惯,一起来看看日本的后生仔们平常怎么使用社交网络吧~
后生仔的社交软件使用率调查
首先针对SNS的使用率进行调查。日本人最常使用的「LINE」、「Instagram」、「油管」、「Twitter(X)」这四大类平台,都有8成左右的后生仔在使用;抖音则有42.4%,算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软件。
「Bondee」、「BeReal」等新型社交平台在近年成为话题,虽然使用率较低,不过还是有部分使用者喜欢尝试不同型态的网络交流方式。
例如规定用户在特定的2分钟内发文、不能使用滤镜、不能点赞的「BeReal」,就有受访者表示「因为身边的人在使用,所以我也开始使用了。我通常会发一些不会发在Instagram主账号、没什么特别的照片。基本上收到通知后就要拍照并发文,所以(不用花费心力思考发文内容)也不用担心灵感枯竭。」
至于在日本较普及、能够与朋友分享实时定位的「定位App」,在使用率的整体排名中位居第六。在询问受访者是否有使用过定位App时,有36.1%的人表示正在使用或曾经用过。
这些受访者使用定位App的原因,则以「跟人约见面时很方便」、「可以知道朋友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会比较放心」、「能够放心约朋友见面」居多,可以看出年轻人使用定位App的目的,通常是用来约人见面,或仅限于朋友之间使用。
后生仔在社交软件拥有多个分身账户?
那么这些擅长使用社交软件的日本年轻人,在各大平台上平均拥有几个账号呢?
从上图可以看出,Instagram平均有2.28个、推特有2.45个、抖音有1.54个账户,可以看出「拥有分身账号」似乎是相当普遍的状况。
那么拥有这么多账户的Z世代年轻人,在各大SNS上发文的理由与习惯又是什么呢?
年轻世代在推特发文的理由,以「想展现自己喜欢的世界观或氛围(23.3%)」、「想整顿自己的心情与想法(14.7%)」、「想分享自己的兴趣与喜欢的人事物(14.5%)」居多,不过有更多人回答「不会发文(34.9%)」,或许Z世代使用推特的主要目的还是以搜寻信息、转发信息或回文为主。
Instagram的主账号则以「想记录自己的回忆(29.6%)」、「想展现自己喜欢的世界观或氛围(26.6%)」、「想分享自己的兴趣与喜欢的人事物(18.2%)」为主,也有26.1%的人回答「不会发文」。而Instagram的分身账号的比例分布其实也大同小异。
既然主账号与分身账号的发文理由差不多,那么为何要分成2个账号使用呢?
针对Instagram的账号进行调查,有62.6%的人表示在分身账号比较能随心所欲发文。也有受访者表示「我在Instagram上拥有7个账号,包括主账号、分身账号、秘密账号、3个与追星或兴趣相关的账号,还有学校活动用的账号」,可以看出他们习惯根据发文类型、追踪者类型或公开范围来细分各个账号的使用方法。
除了以发文类型来细分之外,Z世代也会以发文风格来区分主账号与分身账号的差别。
例如主账号通常会用喜欢的风格(例如黑白简约色调)来发文,也会注重色彩上的统一感与一次发文的照片张数,而分身账号则比较随兴,主要用来记录日常生活中愉快的回忆或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太在意色调或一次发文的照片张数。
后生仔感受到「社交疲劳」
最后则要探讨「网络社交疲劳」这个近年备受年轻人讨论的现象。
在这次调查中,有多达51.0%的人表示有「网络社交疲劳」的感觉。不过当他们被问到「是否会想要戒掉社交软件?」时,有71.6%的人表示不会。虽然会感到疲累,不过对年轻人来说,网络社交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调查中询问受访者感受到「网络社交疲劳」的原因,则以「必须回复的义务感(43.3%)」、「因为没收到回复而感到不安(35.6%)」、「信息量太多(29.9%)」等理由占多数。
受访者中也有人表示「要回复LINE很累,Instagram的好处则在于没有一定要回信息。」,可以看出造成「网络社交疲劳」的原因主要在于回复信息的部分。
对于「疲劳」的现象,年轻人又会采取什么对策呢?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会采取的方法包括「调整发文的公开范围,例如改为非公开账号,或是只公开给好友看(29.9%)」、「使用多个账号(26.7%)」、「减少浏览社交软件的时间(25.8%)」等等,从这边可以看出「网络社交疲劳」也是年轻人使用多个账号的原因之一。
有受访者表示「如果过度沉迷社交软件,会看到许多我不想看的东西,所以我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有人表示「我不会感到『网络社交疲劳』,不过会切换各个账号,到处浏览不同的内容,这样才不会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