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女性别差距”东亚垫底,岸田政府如何行动
- 1687352444726
- 来源:东方新话
6月21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23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下称《2023报告》),日本排名持续下跌,在146个主要国家中位列125,创有统计的2006年以来最低。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从政治、经济、教育和健康4大领域对各国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进行打分,0分最低,表示完全不平等;1分最高,表示基本已实现平等。《2023报告》显示,日本在教育领域得分0.997,健康领域0.973,排位均靠前,没有特别可指摘之处。然而,日本在经济方面得分0.561,排名123;政治方面0.057,排名138。
▲《2023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日本在政治、经济、教育和健康4大领域的得分。图源:内阁府
《2023报告》总结:全球的性别平等状况在有统计的17年中改善了4.1个百分点,但东亚地区“性别平等进展已停滞10年以上”,且同比去年下降了1.6。日本“共同通信”还特别强调,日本排位不仅在七国集团成员国中最低,在整个东亚太平洋地区,也是垫底。
尽管每年的性别差距报告都会在日本引发一轮热议,今年却有了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排名持续下滑,另一方面,也因为自民党内刚刚通过两则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大案,分别是在10年内将自民党女议员的席位从如今的11.8%提升至30%;以及在2030年前,将日本大企业的女性管理职位提升至30%。
自民党干事茂木敏充在6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为帮助女性参政,将为女候选人设置基金,还要为其提供保育等服务。《朝日新闻》消息称,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21日上午的记者会上对《2023报告》表示“虚心接受”,同时称将“呼吁日本各政党制定女性席位指标”,并“敦促各企业制定详细计划,完善女性录用制度”。
▲6月15日,日本自民党召开“党改革实行本部总会”,提交《女议员培养、录用基本计划》。图源:自民党官方网站
至少从表面上看,自民党政府从多年前就意识到了日本的性别差距问题。2001年,日本政府成立“男女共同参画局”,2014年,安倍内阁提出“让所有女性都发光”的口号,并延续至如今的岸田内阁。然而,日本的性别状况很难说有太多改善。不仅在欧洲评价体系中表现不佳,也没有得到国民的认可。根据内阁府对日本成年男女的最新调查,认为“日本性别较为平等”的只有14.7%,认为“男性更受优待”的占比78.8%。
所以,日本的性别政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执政党虚情假意,随便“画饼”,还是有力气,却用错了地方?
可能两方面原因都有。近10年中,自民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女性的政策,但大多比较功利。与其说是在关注性别现状、重视女性生存处境,本质上更像是将女性当做一种“放着不用可惜了”的社会生产力。这一点,无论是第二次安倍内阁将女性指认为“日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不可或缺的最大潜力”,还是如今岸田内阁的少子化政策,都延续了这一思路。虽然为女政治家、女高管设立指标是一种“进步”,但如果一个社会群体的权益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他们也很难积极进行自我表现,参与社会的建设。
▲此前,日本社交平台上有女网友反映大阪车站广告令人不快,引发轩然大波。有人对这一发声表示支持,但更多人批判“小题大做”。图源:推特
还有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隐忧,即能够在日本执政党选举中成为“赢家”的女性,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她们获得了现有权力框架的认可。其中最知名的,要属曾当选第二次岸田内阁总务政务官的女议员杉田水脉。她不仅在社交平台上为嘲笑性骚扰维权的发言点赞,也在BBC知名纪录片《日本之耻》中将男性视为性骚扰中的最大受害者。
除此之外,日本不少赫赫有名的女政治家或政治学者,也同样是激进的对华“鹰派”。如不实攻击中国留学生贪图日本税金的自民党参议院议员小野田纪美,多次发表涉华不当言论的樱井良子,将中国视作“比俄罗斯更大的威胁”的国际政治学者三浦瑠丽,十几年如一日在媒体上炒作所谓“中国崩溃论”的福岛香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然而,如果这些女性无法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不能给日本政治现状带去新视角,无法帮助日本改善其与邻国的关系,并使日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如果这些女性的存在,无非是不断输出既有话语,不断强化既得利益——那么,女性真的需要这样的代表吗?日本真的需要这样的女政治家吗?
6月,日本国会首次通过了一项针对性少数群体的法案,但最终因内容模糊不清,空有一个壳子,不仅遭到了保守势力批判,也没能讨好到进步人士。事实上,以《2023报告》为代表的欧美价值衡量体系,虽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但未必能很好地处理东亚国家、尤其是东亚大国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日本没有必要因唯恐被大洋彼岸的“发达国家”甩下,而在政策上狂飙突进。或许,慢下脚步,认真思考自身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与周边国家展开探讨和协作,才是日本最好的出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