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ATTO3”日本定价公布 中国纯电车能否游出新蓝海?
- 1671170464654
- 来源:东方新报
据日本汽车杂志《ENGINE》15日报道,比亚迪出海日本第一车“ATTO3”日本定价公布,裸车为税后4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5万元。根据日本电车补助条例,预计最终入手价格在355万日元左右。
尽管这个定价略有些打破了日本网友“300万日元左右”的期待,考虑到日本纯电车定价普遍偏高,《朝日新闻》评价“ATTO3”为中档价格。日本巨头企业MyNavi比较了同性能车“艾睿雅”、斯巴鲁“SOLTERRA”和现代“IONIQ5”,认为“ATTO3”日本定价“绝妙”,预感会大卖。能源信息服务商Enechange集团也认可其具有“冲击的性价比,能与之对抗的日产纯电车还不存在”。
▲比亚迪“ATTO3”日本官网页面。
日本业界狂拆中国电动车
“ATTO3”实车已于12月在东京新宿展出,大阪等地的亮相预计在明年1月中旬。该车将于明年1月31日起正式线下发售,首先在日本的15个都道府县铺设22家实体店,并计划在2025年内扩展至100个销售点。除“ATT03”之外,“SEAL”和“DOLPHIN”两款比亚迪电动车也将在此后陆续登录日本市场。
这并非两国电动车产业首次碰撞。10月底,日本丰田汽车发布消息,将在中国上市一款与比亚迪、一汽丰田联合打造的纯电动SUV“bZ3”,成为中日两国车迷的热议话题。日本车迷指出,此次开发名为合作,实为丰田向比亚迪讨教纯电车核心技术。因为这款“bZ3”仅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延续了丰田SUV传统,而在电池等电动车“命脉”上几乎完全采用比亚迪技术,也被中国网友戏称为“套壳比亚迪”。
直至今天,日本燃油车制造仍是亚洲翘楚,引领世界风潮。根据《读卖新闻》,2021年度,丰田燃油车和复合动力车在中国狂卖194万台,再创历史最高记录。不过,在近年兴起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日产车却屡屡受挫。今年6月,丰田自主打造的第一台纯电SUV“bZ4X”在上市1个月后即紧急全球召回,据悉其在反复急转弯和急刹车的工况下,可能存在车轮脱落的风险。此外,日本车评人指出这款车在耗油标记等方面存在缺陷,认为丰田的设计理念还未真正适应电动车时代。
中国纯电车产业异军突起,早在两年前即引发日本业界高度关注。此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廉价纯电车“宏光mini”一经发售,日本汽车工业重镇名古屋的技术人员们就迫不及待地举办了几次“拆解大会”。随后,NHK电视台制作节目《50万日元私家车中国电车市场现状》,介绍中国纯电车如何以不可思议的低价实现过得去的性能。
名古屋大学未来材料系统研究所教授山本真义指出,正如当年美国黑船来袭给日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的超低价电车这一“红船”也将“给电机、半导体和汽车业界带来巨大冲击”。
观点:昔日的“日本制造”,如今的“中国制造”
在《ENGINE》杂志对“ATTO3”发布会的介绍中,车评人着重评价了它优秀的车身设计与获欧盟认证的“5星安全认证等级”。日本《Motor》杂志也在试驾后给出高度评价,认为其“不足4.5米的车长非常适合日本街道”,电池在开空调情况下续航300公里绰绰有余;也有其他自媒体车评人给出400公里的数据。尽管专业人士大多给出正面评价,目前看来,日本的普通用户对花上几百万日元买“中国制造”,仍显出一些迟疑。
▲日本Youtuber试驾“ATTO3”后,在视频中介绍其拥有“世界最高性能的电池”。
对此,著名经济评论家铃木贵博在《东洋经济》上发表了长评《小看中国比亚迪的人,对历史的风云激荡一无所知》。文章认为,如今的日本用户对比亚迪的成见,正好比1970年代,美国用户对日本燃油轿车的成见。制造业新兴大国的“好东西”总会在起初遭受一定冷遇,但也注定会在时间的考验中证明自己。 铃木本人在日产车销售界摸爬滚打多年。他指出,战后日本工业兴起伊始,“日本制造”不仅与高端无缘,还一度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此后,日本制造业潜心钻研技术,在1960年代实现飞跃式发展,从“便宜没好货”走向了“价廉物美”。尤其在燃油车领域,“日本制造”的实力逐渐比肩世界一流水平。但即便如此,日产车还是花了10年左右时间,才在美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即便在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欧美用户因无法忍受美国轿车的高耗油而纷纷转向当时性价比更高的日产车,这种半推半就、将信将疑的心态还持续了好几年。 在铃木看来,中国电动轿车的日本市场正处在这个“叫好不叫座”的艰难时期。中国电动车技术出海才刚刚起步,它需要一定时间来完善在地化;更需要一点耐心,等待日本用户逐渐放开心态。最终,“中国制造”将因其真正的“价廉物美”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