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凉拌豆腐为什么叫“冷奴”?
- 1654506027750
- 来源:霓虹大爷
众所周知,日本所使用的文字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我国的汉字:平假名从一些汉字的草书演变而来,而片假名则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演变而来。 而且日本政府1981年公布日本社会生活常用汉字更是多达1945个,汉字词更是占到全部日文词汇的70%左右。比如:学生(がくせい)、旅行(りょこう)、結婚(けっこん)、英語(えいご)、生活(せいかつ)等等。
虽然大多数日本使用的汉字词意思都与汉语相同,但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发展演变,很多词语也和汉语意思大相径庭了。我们不能一看到汉字就想当然的以为是中文意思,比如“冷奴”这个词,就不能望文生义。 所谓「冷奴」(ひややっこ),也就是凉拌豆腐:由凉豆腐盖上葱花、姜蓉、鲣鱼花,再淋上酱油制作而成。除了作为下酒菜外,也是一道不错的下饭菜。
那么问题来了,凉拌豆腐为什么叫做「冷奴」呢?
「奴」字顾名思义,指的是古代「奴婢」(ぬひ)或「奴隷」(どれい),也就是那些身份卑微的人。
虽然现代日语中「奴」(やつ)常用于表示第三者,但依然带有瞧不起人的意思,表示“那家伙、那小子”。
既然「冷奴」由「奴婢」的「奴」衍生而来,难道意味着豆腐是庶民阶级容易入手的廉价食材吗?绝非如此。
豆腐本起源于中国,在日本奈良时代经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成为了寺院内的「精進料理(しょうじんりょうり)」(斋饭)。这里所说的“豆腐”不是现在的“日本豆腐”,而是真正用大豆做成的豆腐。
此后,「精進料理」流入日本贵族阶层与武士阶层,成为了日本上流阶层的专属美食,所以豆腐可谓非常奢侈。
到了江户时代,豆腐甚至一度成为了将军的御膳,与此同时,庶民阶层则被禁止制作与食用。直到江户时代中期,豆腐才上了庶民的餐桌。
而在江户时代,为武士阶层打工的底层也被称作「奴」。这些人往往负责在武士出行时挑行李,或是手持长枪走在最前方开路。
而「冷奴」一词的典故,其实源于这些「奴」身上所穿的「半纏(はんてん)」(短上衣)。
这些「半纏」上绘制有「釘抜紋(くぎぬき)」,由一个圆环加上一个简约的四角形组成。
每当世人制作料理时,将食材切成四四方方后,都会联想到「奴」身上的「釘抜紋」,进而把将食物切成四角形称之为「奴に切る」。
而「冷奴」,就此逐渐代指被切成四四方方的凉拌冷豆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