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中日诗歌对话点亮名古屋 赵晴《余白》朗诵会成功举办

  • 来源:丛中笑关西

诗声悠扬跨越国界,艺术交流融通心灵,一场以诗歌为纽带的文化盛宴在日本名古屋绽放异彩。

2025年9月5日下午2时,名古屋市市政资料馆内诗意流淌。由日本女作家协会与武汉名仕沙龙联合主办的赵晴《余白》诗歌朗诵会在此隆重举行。这场汇聚中日两国40余位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的盛会,以诗歌为桥,架起了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中外名家齐聚,共襄文化盛举

活动由曾任大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的刘佳妮担任主持。名古屋市市政资料馆馆长铃木诚二、著名演员顾艳、作家·社会活动家董红俊、专栏作家罗时珍、花道家山沢理惠、华翰出版人赖晓忻、企业家贾春雷、歌唱家包金钟、日本舞踊西川长秀等、名古屋大学博士生张申童、岐阜大学研究生邱文萍、华侨总会事务局局长刘波、二胡演奏者李德林等参加了此次朗诵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华纯、花道家·香道家渡边玉梅专程从东京赶来,武汉音乐教育家石川海男、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优秀演员王旭也从中国远道而来,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新生代朗诵佼佼者王圣智、黄诗惠的参与,更为活动注入了新鲜活力。

诗意绽放,多元艺术交融

作家华纯在致辞中深入剖析了赵晴诗歌的“水墨画式留白”风格。她指出,赵晴的诗作具有三个鲜明特征:语言平实明朗、叙事与抒情并置、意境带有水墨画气息。“这种‘留白’既有东方美学的空灵,又有现代诗的含蓄。”华纯以《献给洛夫》《起风了》《秋》等诗作为例,阐释了赵晴诗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石川海男则从戏剧角度解读了《余白》的诗学价值。他着重介绍了诗人赵晴作为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有亮之女的独特艺术成长背景,指出其作品融汇了戏剧舞台的美学感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艺术感悟在《余白》中转化为充满戏剧张力的诗意表达。

精彩演出,展现诗歌魅力

演出环节精彩纷呈:石川海男朗诵的《旧书店》、王旭演绎的《梦回外婆桥》、刘佳妮呈现的《北京北京》各具特色;邱文萍的《四叶草》、山泽理惠《秋》、王圣智的《如果》、黄诗惠的《鹿眼睛》、董红俊的《献给余光中先生》、罗时珍的《慈悲》展现了诗歌的不同面向。

顾艳与石川海男合诵的《雷雨》片段将话剧与诗歌完美结合,成为全场亮点。赵晴母亲、国家一级演员赵肖男登台深情朗诵女儿作品《慈悲》,用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女儿艺术成就的支持与骄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艺术传承,绽放异彩

诗人赵晴的《余白》及其系列作品近年来在中国多个文化平台崭露头角,先后在武汉终书阁书店、江汉路书店、武汉诗歌节等文化地标呈现。今年元月国家话剧院主办的比赛中,石川先生朗诵了赵晴的诗作《一个人的舞台》,作品获得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石川海男作为备受瞩目的艺术家,拥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师从声乐教育家石桥静子教授和著名导演莫先铨、谢晋教授,荣获东京国际声乐大赛奖项、中日国际樱花杯声乐比赛一等奖。其代表作《夜店》《雷雨》《临时病房》等广受好评。

亲善交流,共谱华章

朗诵会后,主办方在名古屋中区荣延边馆举办了亲善交流会。赵晴向大家分享了在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感受,她说“天安门广场的大阅兵式,让我无比震撼和激动!心里都是满满的自豪感!”

交流会上,歌唱家包金钟和世界著名琵琶演奏家涂善祥联袂献上精彩演出,石川海男先生也即兴献唱助兴,并带动全场嘉宾共同歌唱,将交流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中日两国文化人士围绕诗歌创作、艺术表现和文化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期盼以诗歌为桥,继续推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为两国友好注入新的文化艺术活力。(名古屋中部新闻森春平报道)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