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新编东方歌舞音乐史诗《妈祖》即将亮相东京,吴汝俊携“新京剧”讲述爱与和平的中国故事

  • 来源:旅日侨网

8月18日,由旅日京剧名家吴汝俊担纲主演的东方歌舞音乐史诗《妈祖》,将在东京隆重上演。这场凝聚多元艺术形式、承载中华文化精神的戏曲作品,是中日文化交流年度重点项目之一,也标志着“新京剧”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次突破。演出前夕,旅日侨网专访了吴汝俊,听他讲述这部作品背后的创作初衷与文化理念。

《妈祖》宣传海报

非遗之光照耀四海,妈祖文化走向世界

“妈祖文化首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记者关于为何选择“妈祖”作为创作主角的问题,吴汝俊给出了坚定而深情的回答。作为旅居海外多年的艺术家,他深知文化认同在华侨华人精神世界中的份量。

在他看来,妈祖作为一位“为苍生甘愿牺牲自我”的女性神祇,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至善精神与母性光辉,这种精神不仅感动华人,更能超越国界打动人心。“我们不只是‘信仰’妈祖,更是在学习她所代表的那份无私奉献之心。这才是中华文化真正的力量。”正因其深厚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民间影响,妈祖信俗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份独特贡献。

吴汝俊指出,中华文化中也有类似西方“圣母”体系的文化传统,诸如孟母、孔母等历史人物同样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和教育理念。“妈祖,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圣母’之一。”

吴汝俊

妈祖的精神,不只是信仰

《妈祖》并非神话复刻,而是一部具有深厚现实关怀的艺术创作。整部作品从妈祖幼年讲起,展现她从凡人到神祇的精神升华过程,最终回归“人”的情感价值。

“她以生命换来众生平安,这种大爱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吴汝俊强调,《妈祖》旨在通过戏剧讲述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传承,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值中国台湾光复80周年,而妈祖文化在中国台湾民间具有深远影响。《妈祖》的推出,正好呼应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情感的连结,也体现出艺术创作在时代语境中的温度与广度。

吴汝俊《爱心观音》剧照

新编题材的挑战:如何“守正创新”?

提起创作过程中的难点,吴汝俊坦言,最大挑战在于“无前人经验可循”。妈祖题材在传统京剧中极为稀缺,缺乏成熟剧目与艺术样式的借鉴。因此,《妈祖》不仅是内容上的全新尝试,更是形式上的一场创新实验。

“妈祖题材在传统京剧中极为罕见,几乎没有现成的经典范式可以借鉴。”吴汝俊说道。他曾创作演出《则天大帝》、《贵妃东渡》等历史题材京剧,对传统戏剧表达有丰富经验,但此次《妈祖》的创作则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在缺乏传统剧目参考的情况下,探索并构建符合京剧艺术规律的人物形象和剧情结构。

为了表现“妈祖情”所承载的母性之光与博爱精神,剧组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从唱腔设计、舞台美术,到人物造型、剧情结构都进行精细打磨。他们从昆曲、越剧、扬剧、锡剧等地方剧种中汲取营养,结合妈祖出生地的音乐文化氛围,为角色打造独特的“音乐形象”。

“这不是简单的拼贴,而是在京剧‘皮黄’体系中嫁接具有情感指向的音乐逻辑。”吴汝俊强调,“创新,必须立足于传统之上,才能称之为‘新京剧’。”

吴汝俊表演照片

“新京剧”的定义,不是“变味儿京剧”

当下,戏曲创新频频引发争议,“京剧是否变味”成为热议话题之一。对此,吴汝俊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

“我的十部戏,每一部都有它的标准和结构。”他介绍,《贵妃东渡》、《七夕情缘》等作品,每部作品均有国家级艺术家坐镇,花脸、老生、小花脸等行当人物完整,唱腔安排科学,结构布局严谨。

尽管有芭蕾、现代舞、光影视觉等元素加入,但这些“只是点缀而非主菜”,其核心依然是传统京剧唱腔与表演。

“有年轻人提议做‘摇滚京剧’,我认为可以尝试在某些片段加入摇滚元素,但绝不能让整出戏都变成摇滚。否则,那既不是摇滚,也不是京剧。”

吴汝俊《则天大帝》剧照

融合,不是混搭:以艺术逻辑构建多元舞台

谈及舞台形式,吴汝俊介绍,他以往的多部作品大胆采用了多种舞蹈形式与视觉技术。“比如仙女下凡用长袖舞,农庄庆典用民间舞,八大金刚出场时则用现代舞强化神性。”他举例说明。

此外,整部剧通过多个阶段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妈祖从凡人到神祇的精神升华历程。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演出特别配备了中日双语字幕,方便日本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情感表达。

“我们不能为了视觉而堆砌特效,而是要在情感疲劳出现前,用合理的舞美调节节奏。”吴汝俊表示,这也是整个主创团队对“京剧出海”的一次深度探索。

吴汝俊《临水娘娘》剧照

文化的共鸣,不分国界

这已不是《妈祖》的首次亮相。早在两年前的首演就已在东京引发轰动,当时观众爆满,座位不足,甚至导致演出延迟开始。此次再度安排演出,不仅是吴汝俊对观众的承诺,也是对其作品价值的再肯定。

“其实很多中国传统艺术在海外反而‘更受欢迎’,这让我既欣慰又感慨。”吴汝俊指出,关键在于作品是否能触动人心,是否具备核心思想。

吴汝俊强调,观众并不只是来看演员技艺,更是在寻找一种情感共鸣、心灵鼓舞。“如果作品能带来幸福感与启发,他们自然会留下。”

“出海”不是目的,进入主流才是方向

吴汝俊始终认为,艺术家要有自我要求和文化自信。他指出,很多人认为“只要出国演出就叫传播”,其实远远不够。

“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被主流社会认可,是否能在艺术体系中立足。”他说,“要靠真功夫、真诚意和真表达,才能真正走出去。”

在他看来,真正成功的京剧出海,不是靠“京味噱头”,而是靠内容的力量、情感的深度以及结构的美感。

吴汝俊接受本次采访的照片

在这个炎热夏季,《妈祖》即将再度登台。在采访最后,吴汝俊向所有观众致以诚挚感谢,“感谢大家在酷暑中仍然热情前来,这份支持既是鼓励,也是责任。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支持这份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事业。相信从每个人的参与中,这份友爱与博爱将不断汇聚成推动中日文化互通的强大力量。”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