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92岁知名教授凌星光向日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提交8点建议
- 1746156185000
- 来源:东亚信息网
图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臼井将人、日本人博士田村美佳、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旅日92岁知名教授凌星光、日本人博士吉田阳介。
编者按:前不久的4月15日,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顾问、旅日92岁知名教授凌星光,带着自己的两名日本人博士学生吉田村美佳和吉田阳介,与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见面。见面时,凌老先生递上事先以书面形式准备的8点建议,并在会谈时作进一步解释交流,金杉大使对各种议题简单地做了回答。以下是凌老先生5月月1日给记者发来的8点建议等相关资料。特此发布,以飨读者。
一、凌星光教授递交的致金杉宪治大使的8点建议
在当前日本舆论普遍主张加强对华威慑力、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氛围中,金杉大使仍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和促进两国人民友好,本人对此深表敬意。
1、中日应携手合作回归到联合国中心主义
苏联解体后,细川内阁成立了对日本安全保障政策重新进行审视的研讨小组,并村山内阁时提交了一份以联合国为中心,即“联合国第一、日美安全条约第二”的研究报告。然而,在美国的施压下,日本被迫回到以日美安保条约第一的路线。如今,特朗普对日美安保条约不予重视,恰为日本重返重视联合国原则提供了契机。
当前,美俄两国正走向无视《联合国宪章》的道路,国际协调机制与国际秩序濒临崩溃边缘,全球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回归联合国主导体制、强化联合国功能。后特朗普时代,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都恐怕会重返联合国框架,而经济与军事实力被削弱后的俄罗斯,其大国主义行径想必也将不得不有所收敛。
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主张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亦明确记载有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如今,中日两国更应高举“联合国中心主义”大旗,共同倡议组建联合国军、整合全球美军基地并将其纳入联合国军框架,以此提升联合国权威、重建世界秩序。
2、通过推进RCEP、CPTPP和中日韩自贸协定,强化东亚及亚太合作
上世纪90年代,马哈蒂尔首相提出的“东亚共同体”设想引起普遍反响。历经种种波折,在日本主导、中日协作之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于2020年签署生效。然而,面对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长,日本态度似日趋消极。日本亟需转换视角,以更积极的姿态加以作为。
同样,由日本主导的《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因美国退出而演变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国对此予以肯定并申请加入后,日本因顾虑主导权旁落而消极应对,导致CPTPP存在感欠强,对世界经济的实际贡献度受限。日本应认清历史潮流,对接纳中国加入展示积极姿态。
在东北亚,日本正面临抉择:通过推动中日韩FTA促进区域和平发展,抑或强化美日韩安保合作对抗中国。当下,后者暂时占优势,但观察特朗普目前的政策便可知此路已走向瓦解。近期中日韩外长会议重申推进FTA意愿,实属可喜进展。
3、重新认识四个政治文件
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友好关系顺利发展,四个政治文件基本得到遵守。但随着中国在经济、军事与科技领域的发展,日本国内出现“这些文件对中方有利、对日方不利”的观点,这是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心理以及“大日本主义”残存意识在作崇。
日本是唯一成功实现西欧式近代化并殖民他国的亚洲国家,它并未彻底反思二战败因,反而囿于强权政治的概念将其归咎于“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为敌”。这种思维导致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主义一直占上风,其他可能性一概置于脑外。对中国的崛起,日本亦追随美国对华政策,抱有敌对情绪。
另一方面,基于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日本二战前的“大日本主义”得以延续,亚洲老大的优越感使其视野变得狭隘。值得庆幸的是,二战前反对“大日本主义”、主张“小日本主义”的石桥湛山思想近年重获关注,并于2023年成立了由国会议员组成的“超党派石桥湛山思想研究会”,石破茂首相和岩屋毅外相为其核心成员。
希望对四个政治文件加以正确评价,并予以遵守能成为日本主流舆论的共识。
4、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处理领土问题
钓鱼岛问题成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一根芒刺。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采取了“不提及”这一实际上“搁置”的作法。邓小平则明确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更为具体地展示了未来蓝图。日本当时并未提出异议,中日关系一段时期保持平稳。然而,之后继日本对钓鱼岛实施“实际控制下的国有化”(行使主权)后,两国矛盾激化,持续至今。
针对日本加强实际控制,中国也开始采取“实际控制”措施,中日两国海警船在周边巡逻。之所以尚未发生冲突,是因双方都在克制挑衅行为,并努力在现行条件下设立对话平台,以维持稳定。
在乌克兰战争、巴以冲突长期化背景下,“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论的蔓延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在此影响下,钓鱼岛周边局势也愈加严峻,中日亟需重新确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为21世纪领土争端的解决树立典范。
5、就历史认识问题画上句号,并友好处理非法掠取文物问题
村山首相二战50周年纪念谈话曾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高度评价,本可为历史认识问题画上句号。然而,自民党内反对者众多,后续又发表了小泉60周年谈话和安倍70周年谈话,历史认识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石破首相欲借“80周年谈话”作个了结,却遭周围人阻挠而被迫罢休,实属遗憾。
日本应认识到世界已经进入到早日解决历史认识问题、借助中国影响力提升其国际存在感的时代。若未来十年中美摩擦不可避免,则日本可扮演充当调停斡旋的角色。石破首相或可谓众多日本政治家当中堪当此任的有力领导人之一。
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日本还需以有目共睹的实际行动向中国人民表示诚意。作为其象征,建议主动将日本皇宫里的“唐鸿胪井碑”归还给中国,至于其他非法获得的(掠夺)文物,可由中日双方负责部门本着友好精神加以处理,即不一定归还,允许日方在附说明后继续展览。如此既能化解“无休止索还”的担忧,又能化负面因素为正面因素。
6、中国人对日本皇室的感情及天皇制的定位问题
要抚慰中国人民因日本侵华所带来的心灵创伤,必须加深其对日本皇室的理解。
笔者20余年前在《致石原慎太郎的公开信》中曾提出“天皇制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观点——其传承了1500年的天皇即位仪式是举世无双的珍贵传统文化。但因二战前的日本军国主义与天皇制高度融合,致使中国民众对二者难以区分。
应该瞩目的是:昭和天皇未逃避自身战争责任,并且为了明确表示被军国主义所利用,自战犯被供奉于靖国神社后便停止参拜,这一立场为平成、现任天皇所继承。
还要指出,日本国内对二战中东亚和西太平洋战场存在“15年战争(1931-45)”与“5年战争(1941-45)”两种看法。试图美化对华侵略战争者持“5年论”,而承认对华侵略事实者则持“15年论”。平成天皇认同“15年战争论”,并试图表达对中国的歉意。
希望日本外交能让中国人民切实感受到皇室的这份心意。
7、方正县“日本人公墓”宣传上的中日合作
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日本开拓民公墓建于1963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由中国政府修建的。整个过程始自一位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妇女,她目睹凌乱散落在地的日本开拓民遗骨而萌生建碑之念。其夫向县政府反映,继而上报省政府、陈毅外长,最后由周总理决定,以“军国主义受害者”对待,批准修建此公墓。
日本投降后,大批日本满洲开拓民向有关东军驻扎地的方正县徒步迁徙,在零下40度的严寒和饥饿中相继遇难,遗体总数达5000人之多。死者的日本家属及赞同者深为周总理和中国政府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将该地视为中日友好之象征,一直持续开展参拜活动,其代表性人物为大类善启先生。
遗憾的是,2011年该日本人公墓被误解为”供奉着日本侵略者”而遭到一部分人破坏,自此日本人的参拜活动中止。要恢复正常状态,需回归公墓建立之初衷,消除各方误解,深化相互理解。
8、将当前严峻的中日关系定位为“过渡期”
当前中日关系确实严峻,但可视为由国际外部因素和两国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过渡性现象”。相信若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定能跨越这一阶段,迎来稳定的中日友好新时代。
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的40年间,中日关系一直在“日本高、中国低”的格局之下得以维持稳定的友好关系。这是秉承”中方向日本学习、日方协助中国发展“的精神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步入2010年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随后取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是日本的三倍多,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日本的三分之一。这种不平衡就是中日双方间产生矛盾之原因所在,而中美矛盾的激化更是从外部加以催化,使其变本加厉。
再过十多年,中日人均收入将持平,中日关系必将迎来新的稳定时期。中国的政治社会经过进一步改革将更具吸引力,日本民众将普遍确立符合自身国力的自我认知。历经特朗普时期的混乱后,中美关系和世界秩序必将朝联合国重建的方向发展。“中国高、日本低“格局下的稳定的中日关系将随之到来。(凌星光)
图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日本人博士田村美佳、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旅日92岁知名教授凌星光、日本人博士吉田阳介。
二、凌星光先生介绍与金杉宪治大使见面会谈时的情况,及金杉宪治大使的简单回答
4月15日下午,我带两个我教过书的日本人博士学生田村美佳和吉田阳介,会见金杉宪治大使和臼井将人公使。我先谈了当前中日关系的基本看法。
我说:“前一个时期,日本主流意见是加强日美安全条约,与美国、欧盟一道施压中国,并对东盟等全球南方国家积极做工作,使其靠拢美国,反对中国。但前年开始水面下出现学习石桥湛山独立自主外交思想,在特朗普上台之后,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如今,要与中国对话,要搞对美对华平衡外交的声音高涨,对东盟等全球南方国家做工作,是为了增强日本的外交实力,而不是为了美国。在这转变的过程中,金杉大使做出了重要贡献,衷心表示敬意!”
然后,我提交书面建议书(日文),谈了其主要内容。金杉大使认真听取后,简要地一一做回答如下:
1、关于中日合作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问题。
他说,“日本要处理好同美国的关系,同时要坚持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及其他联合国原则”,对共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实际上表示赞赏。
2、关于中日合作共同推动RCEP等区域合作问题。
他说,“当前氛围还不太好,难以推动,但海产品出口问题得以解决,即将有利于推动RCEP等区域合作。海产品出口问题,尽管有进展,但还处于入口徘徊状态。”
3、关于日方不重视四个政治文件问题。
他说,“不同意日方不重视四个政治文件的看法,前些时候举行执政党交流会议,就谈到四个政治文件“。我就进一步做了以下说明:2019年将30年前外交档案公开后,日本舆论较普遍地认为,日本第一个解除对中国经济制裁是失误,并且中国获利、日本吃亏的论调急剧上升。
4、关于钓鱼岛问题。
他说:“领土问题难以解决。石原慎太郎知事说,要由东京都来管理,派人进驻岛内,政府便将其国有化,引起中国强烈反弹。共同开发,曾经达成协议(恐指民间级),但有经济上合算不合算的问题。”
5、关于历史认识问题。
他说:“石破茂首相想发表80周年谈话,但遭党内反对而未成。然而,仍有发表‘个人认识’的可能性。安倍谈话吸收了村山谈话,韩国本来想批判,却无法批判了。自民党内有些人担心安倍谈话被侵犯。”本人认为,如石破首相有发表“个人认识”的意向,我们便有继续沟通的余地了。
6、关于非法取得的文物归还问题。
他说:“日本吞并朝鲜时,拿走《朝鲜王室仪轨》,归国有图书。对此,日韩两国政府签订协议,2011年将其与其他古籍1200册归还给韩国。有此先例,可以考虑政府间签订协议来加以解决。”大使此建议很好,值得重视。
(关于天皇制与军国主义加以区别问题,大使回避未回答。)
7、关于参拜“日本人公墓”问题。
他说:“收到大类善启先生寄来的资料。宫本大使访问过,丹羽大使遭到省政府反对,便以个人身份参拜。只要当地欢迎,愿意前去参拜。”
8、关于中国经济前景问题。
他说:“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有所担忧。中国的泡沫未必与日本泡沫相同,如何应对?再说,应该引进遗产税和房地产税,明知其道理,却未能落实此类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的难题所在。”
会见时间原来定为半个小时,但实际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对金杉大使的诚挚接待,深表谢意!(凌星光)
(说明:金杉大使的回答,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
三、原大阪公立大学华人教授李捷生对8点建议的评论
凌老师好,谢谢发来短信和资料,您不顾古稀之年为改善中日关系而奔波劳碌,实在令人敬佩!我身体有恙,回信迟了,十分抱歉。我去年大病一场,在大阪住院两个月,有后遗症,走路说话都困难。如今还在做康复。
仔细阅读了您给日本驻中国大使的建言,深感您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分析全面且精辟,特别是总结了过去发自日本政坛内部的比较开明理性的声音(或许这种声音历史上不是主流),以此作为当今日本政界反思的契机,使日本人感情上比较容易接受。这些分析,一要熟知中日关系的历史,二要长期观察日本政情所形成的洞察力……。凌老师不愧是这方面宝贵的存在。
下面是我的一些浅显的感想。凌老师所归纳的第一条和第八条指出了当前中日关系大环境所出现的历史性转折,即不太重视日美同盟关系的特朗普重返政坛,给日美关系带来冲击;其次中日间经济实力上出现历史性转折,以往的“日高中低”正向“中高日低”方面过渡。前者,特朗普的国际政治态度确实让右派政客、学者惶恐不安,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方针重新在日本得到认可的条件逐步成熟;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国际经济政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势必重创日本经济,特别直接危及到代表当今日本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和精密机加工产业及原材料加工产业等,使长年疲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国内“疑美论“情绪迅速蔓延,人心思变。中国提倡的自由贸易及多边合作机制在日本有识之士间得到共鸣。
后者,凌老师说的“中高日低”的趋势,不仅仅表示中国经济在竞争力上盖过日本一头,而且表明中国的市场消费能力不断上升,与美国相比中国对外又持开放态度,对于正处于贸易危机的日本而言,中国市场可谓不可或缺的的存在。而且,不仅仅是市场,中国在投资、技术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会加大。总之,在当前国际大环境转换中,经济上强化对华合作,是日本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出路。
建言中第三、第四条及第五条前半大概意指中日关系的基础,即台湾问题、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等。这些方面,中日间曾经有过共识,后来种种原因日本摇摆不定,基础不稳势必影响中日关系全局的稳定,动摇中日间正常的经贸关系。正如凌老师所指出日本政坛与舆论的氛围,实在令人忧虑。
第五条后半部分、第六第七条是增加中日间互信、缓和中日矛盾的一些具体举措。这方面您的建言很有新意,只有长期从事过中日民间交流,才能有这些眼界。同时感到这些敏感问题,如对日本皇室及东北方正县日本人公墓的认识上,涉及国民感情,如果日本没有深刻全面反省侵华历史的情况下,在国内很难理性地讨论。
以上,一写就长了,十分抱歉。考虑当前国际格局变换中,日本如何选择出路,您的建言很有深意和参考价值。希望您千万保重身体,您的经验和洞察力极为宝贵,祝您健康平安!(李捷生)
图示:旅日92岁知名教授凌星光(右)与日本人博士田村美佳(左)。
图示:旅日92岁知名教授凌星光(右)与日本人博士吉田阳介(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