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齐了会”学生团访华57周年纪念展在东京举办
- 1668563529652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自今年年初以来,在中日两地以民间为主的各种庆祝活动精彩纷呈,因为9月29日是纪念日,所以到9月底10月初达到高潮,至今余音不断。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自今年年初以来,在中日两地以民间为主的各种庆祝活动精彩纷呈,因为9月29日是纪念日,所以到9月底10月初达到高潮,至今余音不断。
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热烈氛围下见证一幕幕感人场景的记者,11月14日再次被感动,而且,这次感动不同寻常。11月14日上午,日本“齐了会”学生团访华57周年纪念展,在日本东京的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上述说“57周年”,比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整整提前了7年。显然,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的学生就开始组团访问中国了,此举无疑是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先驱之一。那么,上面提到的“齐了会”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57年前,首次到中国访问的日本学生团,每次乘车时最常听到的中国话是接待人员点人数时说的“齐了吗?”“齐了”。因此,团队以“齐了”命名,在1966年第二团回国后,由当时任访华团事务局长的井垣清明先生等人倡导,在日本成立了日中友好组织“齐了会”。
后来,2002年11月1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庆祝齐了会成立35周年纪念会上,还发起成立了“齐了会北京之友暨齐了会北京事务所”。
还有,之所以选址在东京的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还得感谢旅日著名画家、日中文化交流中心代表理事吕娟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当吕娟从自己的恩师井垣清明先生那里得知要举办这个意义非凡的活动时,三方共同促成了此事。
纪念展由日本“齐了会”(ちいら)主办,中国文化中心、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全日本华侨华人青少年中国文化振兴会等共办。
11月14日当天上午,在中国文化中心,记者发现,除了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吕娟和她的母亲等一家人、记者,以及随后闻讯而来的部分华侨华人外,参加纪念展开幕的与会嘉宾大都是日本友人,也就是当年“齐了会”的亲历者和与之相关的亲朋好友。
开幕式进行了网上直播,齐了会北京之友暨齐了会北京事务所成员,以及中国国旅当年负责接待访华学生团的中国国旅部分元老、国旅员工等,在北京分会场线上出席了纪念展开幕式,并与东京主会场互动交流。
纪念展布展内容大都跟1965年之后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相关,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背景音乐中,现场一片火红的文化大革命色彩,年代感非常强。也难怪,当年“齐了会”访问中国期间,正值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忆深刻。
“齐了会”的広井正一主持了纪念展的开幕式↓↓↓。
开幕伊始,“齐了会”代表理事井垣清明先生首先致辞(挨拶)。他在致辞中回忆了当年身为学生访问中国时的难忘经历,介绍了“齐了会”57年来矢志不渝致力于日中友好的风雨历程。
据井垣清明先生介绍,在日本和中国邦交正常化(50年前)7年前的1965年8月,第一次日本学生参观团作为战后第一个青年旅行团,经历了难忘的体验。齐了会把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1972年,共有785人访问了中国各地,进行了友好的参观交流,多次受到当时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见到中国领导人之多,也是罕见,也“齐了”。
井垣清明先生还介绍说,参加工作后的“齐了会”会员们,后来仍然与中国保持着相互友好交流,一直走到今天。井垣清明先生表示,在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纪念展,目的就是通过介绍当时的照片、资料、纪念文集和活动等,来回顾这57年的交流,从而为中日的进一步和平友好发展锦上添花。
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旅日著名画家、日中文化交流中心代表理事吕娟,代表中国嘉宾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致辞向“齐了会”表示致敬,寄希望中日青年人以“齐了会”为榜样,在下一个50年继续接力中日和平友好。
全日本华侨华人青少年中国文化振兴会名誉会长广开因故没能到场,其书面致辞由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代读。
,时长01:08
纪念展剪彩将开幕式气氛推向高潮。“齐了会”代表井垣清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日中文化交流中心代表理事吕娟、原第一次访华学生团团长田中健生、原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陈学全、原中国国际旅行社资深翻译冯爱珠等上台剪彩。
开幕式上,还放映了《回顾ちいら57年》的专题幻灯片,“齐了会”成员池上正治(非上图,图片见文章倒数第8张)先生为幻灯片做讲解。幻灯片用大量详实的图文,向与会嘉宾分享了“齐了会”当年访华时的所见所闻及齐了会后来致力于日中友好的感人故事。
看幻灯片时,日本友人尤其是“齐了会”成员,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即兴发言,回忆当年在日中友好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表达希望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祝愿心情。发言者图片在文章后面。
据介绍,此次“日本访华学生团“齐了会”57周年纪念展”,自开幕之日起,一直将持续到11月18日,欢迎在日华侨华人到场参观欣赏,尤其是旅日30年左右的老华侨,曾经经历过那个火红的年代,更值得到场感受感受。
与展览现场相匹配,几天的日程安排是这样的:11月14日一天,除了上午的开幕式外,还有下午播放池谷薰执导的纪录片《延安的女儿》,。11月15日至17日3天,主办方“齐了会”还安排了4场专题精彩讲演。11月18日上午,将举办以《日中关系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的研讨会,下午纪念展结束。
相关链接:
日中友好团体《齐了会》简介
1965年,当时日本进步旅行社——富士国际旅行社和日中旅行社首次组织日本进步学生126人访华。
访华团的学生们不顾日本官方恐吓,冲破家庭阻挠和经济上的困难及危险,由香港秘密过境(另纸签证),再从深圳、广州乘火车北上,到上海、南昌、韶山、井岗山和济南地参观学习,并参加著名了的“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
点燃中日青年友好交流的火种,成为当年这些访日学生人生的转折和起点。访问历经多年共组织了11次访华团。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由毛主席和周总理直接批准。访华团在北京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尤其是历经多年共组建了11次访华团,近860人,这样的数字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已是及其浩大,在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史上树立了丰碑。
这些日本青年学生走入社会后,很多人长期从事日中民间友好工作,在日本各日中友协、日中贸易机构、旅行社等行业积极推动中日友好事业。为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民间促官方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年这些日本青年从深圳罗湖一踏上中国的领土首先看到的是飘扬的五星红旗。每次乘车时最常听到的中国话是接待人员点人数时说的“齐了吗?”“齐了”。因此,团队以“齐了”命名,在1966年第二团回国后,由当时任访华团事务局长的井垣清明先生等人倡导,在日本成立了日中友好组织“齐了会”。
从第一次1965年日本青年访华团开始,都是由中国国旅总社负责联系并全程接待,每次来访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中国“十年动乱”时期,但均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接见,受到官方接待礼遇,访华团的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革命圣地。
2001年5月,“齐了会”井垣清明先生和伊藤俊久先生等发起编辑了《齐了》一书,于2001年11月16日发行,2002年11月1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了“庆祝齐了会成立35周年,会上还发起成立了“齐了会北京之友暨齐了会北京事务所”。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日本“齐了会”首批访问中国的57周年,谨此纪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