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日岁月拾萃——谨以此文献给中日邦交五十周年
- 1654569723675
- 来源:日本头条
作者:杨恺明(广东省珠海市原驻日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
新世纪伊始,中国以深化改革开放之新姿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历多年艰辛谈判历程,如愿以偿)。珠江三角洲地区(现称为“粤港澳大湾区”)因紧邻香港澳门,作为内地加工出口贸易重要基地及走向世界的通道,八十年代初就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瞩目的热土,这回再一次引发外资企业投资进入的热潮……
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大湾区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市(经济特区),此时更乘势而为加快了“走出去” 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的步伐,旋即在美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外及境外设立驻点联系的工作“窗口”。就是在此大背景之下,笔者被珠海市推至经济发展浪潮“前端”,被派往东京设立“珠海市驻日本经济贸易代表处”并担任首席代表(被简称称为“杨首代”,谐音称“羊手袋”)。“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虽已距初做珠海驻日“杨首代”刚过了二十个春秋,但笔者数载赴东瀛驻在工作及生活体验的难忘经历(彼时常往返于日本与珠海之间),在人生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2022之今年,距1972年中国周恩来总理与日本田中角荣首相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走过了整五十周年。这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关系既有相知互信的温暖如春,又有遭遇寒流刮来而跌至冰点,再有重树形象的破冰之旅及暖春之访,亦有争端迭起的秋煞寒冬,还有“大地微微暖气吹”的“迎春之星火燎原”---“战后以来,两国人民怀着永不再战、世代友好的坚定信念,掀起以民促官、以经促政、以地方促中央的民间友好热潮,推动实现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关系不断发展--中日关系的未来寄托于年轻一代,双方要重点加强青少年交流,吸引更多年轻人关心中日关系发展,积极投身中日友好事业,引领新时期民间友好的新高潮”(6月1日,中国驻日本全权大使孔铉佑应邀出席日本对华友好七团体交流大会的发言)。
中日关系虽然历经曲折、反复且前进的道路上荆棘丛生。然而,笔者以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认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两国民间一直蕴藏着巨大友好交流合作之基础、潜能和期待。吾辈当以不辜负此期待而不懈努力。值此之际,谨以本文呈献中日邦交五十周年之纪念并致敬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贡献的友人们。
(一)接令首任广东珠海经贸“大使”东渡扶桑
本世纪初春一个午后,正在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参加项目会谈的笔者,被区办公室主任叫出会议室小声听道:“罗书记找你有事,你快趟吧。”我立即移步到位于同层楼的罗春柏(时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兼珠海高新区党委书记)办公室。罗书记刚打完电话,起身离坐前来轻拍了一下我肩膀道:“市里经开会研究后决定:派你赴日本东京设立“珠海市驻日本经济贸易代表处”并拟赴任首席代表,此项工作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统筹,随后会发函至高新区管委会。市里认为:你年轻且有与日企打交道的经历、有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相信你可以设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做好驻外工作。怎么样,你有这个信心吗?”我即刻铿锵有力地回答:“请放心---我将竭尽全力,奋发作为而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期待!”笔者于九十年代初在甘肃兰州铁路系统工作之余攻读日语(未脱产),随后九十年代中期赴日本东京企业研修;回国后先参与初建珠海一家日企近三年,之后就职于珠海市基层政府单位--香洲区金鼎镇、高新区管委会,多年从事日企经营管理、招商引资等与日企、日本友人打交道较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及职业历练。如今更是有机会再次深入东瀛“第一线”去“实战”,当珠海驻日招商“大使”,喜悦之情涌上心来……
时任珠海市领导罗春柏(右二)率团访日时,拜访日本广东经济协力会理事长村井隆先生(左二)、中国驻日商务公使吕克俭先生(左一);右一为本文作者(2002-03东京)
(二)珠海驻日代表处选址高田马场
最初选择珠海驻日本代表处办公地址,是在东京骄阳似火的七月。我和友人福田加男先生(多年好朋友;时任日本山梨中央银行香港代表处首席代表)行走在亚洲国际大都市---东京都街头,一阵阵热浪滚滚迎面袭来。俩人顶着骄阳,实地考察了东京都内位于新宿、新桥、六本木之新宿西口、虎之门、池袋、水道桥、后乐园及高田马场等多处办公场地,最后本着“简朴、经济及实惠”原则,确定拟向珠海市方面上报推荐“珠海市驻日本经济贸易代表处”办公地址为--“新宿区高田馬場1-31-8ダイカンプラザー525室(新宿区高田马场1丁目31番8号岱康大厦525室)”。
该ダイカンプラザ(岱康大厦)写字楼,位于JR高田马场站从“早稻田改札口”出来,向南步行(往新大久保方向)约6~7分钟即可抵达--交通便利的位置。拟选的此地址,写报告给珠海市外派驻点招商管理总部(珠海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或批准后,我作为珠海驻日首席代表与岱康大厦物业运营服务公司签约正式入驻。
笔者初抵东京高田马场“珠海驻日经贸代表处”办公室(2002年夏)
(三)市长访日繁忙行程中插入亲临珠海驻日代表处指导
2004年7月下旬,由时任珠海市长王顺生率市外事局、市外经贸局及相关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等组成“珠海市访日代表团”赴东瀛,重头戏是参加日本静冈县热海市(日本著名温泉旅游城市)隆重举行的“热海市-珠海市”国际友好城市缔结签字仪式”。
日本热海市-中国珠海市之国际友好城市缔结签约仪式;热海市长川口市雄(前排右四)、珠海市长王顺生(前排左四)、珠海市人大主任关玉嘉(前排左二)等在签字仪式后留影;后排左一位本文作者。
在热海-珠海友城缔结签约、招待晚宴及共植国际友城“友谊树”等隆重系列活动举行之后,王顺生市长访日团一行便马不停蹄地赴名古屋考察日本兄弟工业株式会社,于东京拜会日本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协会理事长中田庆雄先生、访问三美电机总部,出席并主持了日本自动车(汽车)部品协会主办之“中国·珠海市投资环境说明会”等多项行程后专门抽出时间,由笔者当向导亲赴高田马场视察“珠海市驻日本经济贸易代表处”。东京号称“寸土寸金”之都,本来仅二十平方米面积狭小的“珠海驻日代表处”办公室,此刻一下子涌进六七个大男人,立马显得有拥挤热闹。王顺生市长笑道:“小杨,你作为珠海经贸驻日“大使”在这间小小办公室工作且经常日本与中国间来回奔波,辛苦了。我代表市里感谢你!”笔者连忙回应:“市长太客气啦,是我应该做的分内工作。谢谢市长的关心和鼓励!”王顺生市长接着说:“驻外招商是件辛苦的差事,要充分用好“智力+体力+脚力”。当前,来自日本方面关于电子信息、汽车组装及其零配件、绿色化工、节能环保、物流运输、药品食品及商业零售等产业领域拟投资项目资讯较多,我希望市外经贸局及各区及时将珠海投资需求特点及土地厂房等信息传递给咱驻日代表处;驻日代表处也尽可能多地将日方投资所需条件等信息传递给市里及区里,多带投资客商赴珠海实地考察,大家齐心协力共促珠海经济发展。”珠海市外经贸局熊灿均局长及相关领导当即表态:“要即刻贯彻落实好顺生市长指示精神,迅速行动抓好落实。”自此,珠海市对日招商工作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时任珠海市王顺生市长(右三)、市外经贸局熊灿均局长(左二)、市外事局颜洪局长(右一)及本文作者(右二)于东京高田马场·珠海驻日代表处办公室(2004年7月)
(四)首席代表参加村井隆七十八周岁喜寿庆贺聚会
德高望重的日本前辈友人村井隆先生,亲自创办了日本广东协力会并亲自担任理事长、为促进日本与中国广东省的交流合作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对于珠海,这座以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著称之海滨花园经济特区城市,得到了村井隆老前辈的特别“垂爱”----积极促成或推动了岩谷产业、东芝电器、藤仓电装及麒麟啤酒等一批日本企业项目落户珠海;介绍了日本静冈县热海市与珠海市结交成为国际友好(姐妹)城市;多次率领日本企业团考察访问珠海;牵线指引了珠海市级及区级经济文化交流团赴日进行宣传推介。村井先生先后获得了“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级顾问(2001年)”、“珠海市荣誉市民(2002年)”、“珠海市驻日经济贸易代表处特别辅导员(2005年)”等头衔及荣誉称号;同珠海市多届主要领导梁广大、黄龙云及王顺生等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村井隆先生与笔者在生日庆祝活动入口留影(2006-07-08)。
2006年6月初,在外出差的笔者获日本广东经济协力会通知:“计划于7月8日在东京都内酒店举办“村井隆先生七十八岁寿辰纪念活动”,不知杨首席代表先生届时是否在东京?能否出席参加?”我立即回复:“稍等两日,待我回到高田马场办公室确认工作安排后,即刻回复。”笔者当晚拨通了珠海市外事局相关负责人的电话,请其抓紧将此事向局里及市里汇报--授权于我代表珠海市人民政府给德高望重的村井隆先生赠送生日贺寿花篮。我第二天一早即回复:报名出席该有意义的庆生贺寿活动。
7月8日下午,共有二十名至亲好友参加的“村井隆先生七十八岁寿辰纪念活动”在东京都内酒店小规模温馨举行。笔者代表珠海方面在致辞中热情赞扬了村井先生长期以来对珠海市的热情支持与鼎力帮助;对我们晚辈们开展工作给予的悉心栽培和倾力扶持。衷心地祝福先生保重身体、健康长寿。欢迎先生今后在身体状况许可之时,再赴美丽珠海亲临指导!”是晚,村井先生与各位来宾、笔者一起举杯换盏兴致盎然、相谈甚欢,共话友情至深夜。
如今,令人尊敬的前辈村井隆先生虽已故去(2014年11月病故,享年八十六岁),但先生留下的“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日中(中日)交流合作事业”之精神,在吾辈及下一代人的奋斗旅途中正在持之以恒地延续着,并必将发扬光大……
村井隆先生(前排左四)、著名旅日美术家王传峰(前排左二)、本文作者(前排右一)与参加先生七十八岁生日庆祝活动的友人们合影留念。(2006-07-08)
(五)珠海驻日代表处与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本田峰生顾问
本田峰生先生,日本东北部的福岛县人;青年时代自学校一毕业,即入职日本机电株式会社(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专事现代印刷线路板制造与营销的跨国集团公司),逐步成长为该公司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员。本田先生受命于2000-2004年担任该集团在广东投资项目--珠海紫翔电子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故此与珠海及珠海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珠海驻日代表处顾问本田峰生先生(左)、本文作者(右)于广东省在日本东京举办投资说明会之珠海咨询服务台(2004年)
2004年初,本田先生在珠海完成任期,调回日本东京总社即已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没几天即来到位于东京高田马场的“珠海驻日代表处”主动请缨道:“杨首代,我已从公司退休了。我可以义务当珠海驻日代表处顾问,可以为珠海市招商引资发挥一些作用呢!好吗?”我闻此非常高兴:“好呀。您在日本、美国及中国的公司均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懂得市场及企业需求。能屈尊到咱这小小的代表处以顾问方式指导工作--真是太好了!”自此,本田先生经常和笔者一起走访经济团体、拜访企业客户、参观东京举办的多类产业博览会及展览会;还时常赴横滨、川崎为来自珠海(或其他城市)公务人员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赴日培训班授课,介绍日本企业特色及经营管理风格等。因本田先生有别于一般的日本企业负责人,其性格开朗活泼、语言诙谐幽默,所以他可深入浅出地讲出以日本负责人的角度所理解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及“产业链条的全球分工合作”等话题,深受学员们的喜爱和欢迎。
珠海驻日代表处顾问本田峰生先生(左一)、本文作者(左二)于广东省在日本东京举办投资说明会之会场留影(2004年)
2004年春的一个下午,本田先生来到“珠海驻日代表处”,拿出一张准备好的中文报纸,指着上面一段文字底打了横线--登载有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于上年度春十届人大闭幕时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林则徐名言以明志的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本田先生问我:“杨桑,你知道这句话翻译成日语怎么说吗?”面对本田先生突然高水平问题之提问,有点儿懵地回应道“本田桑,您这个突然问题难住我了哦!要提前做功课查一下才可能做本色日本语式的翻译答案。我估计您是已有现成答案了哈,赶快拿出来好答案,咱学习一下吧!”本田先生笑道:“是啊,这种诗词翻译对专业“选手”来讲也是个功力的考验,要译出韵味难度还真不算小呢。咱俩现在就欣赏、学习一下媒体上是如何专业表述的吧---“国に利することであれば命をかけて行う、自分の禍福を理由にそれを避けたりなどしな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日语的准确表述)”。
您瞧,这就是咱珠海驻日代表处顾问本田峰生先生,一位热情开朗、和蔼可亲并勤学上进的忘年良师益友。
本田峰生顾问(后排右六)、本文作者(右五)在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产业振兴会馆与赴日培训班学员们合影留念。
(六)既做好投资项目引进;又应约参加日企高管的婚礼---体验一回日本婚礼文化
索马龙精细化工项目成功落地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是驻日代表处引进日企项目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日本索马龙(ソマ-ル)株式会社,是一家创立于1948年12月,总部位于东京都繁华的银座四丁;是生产和经营汽车零配件、智能手机部品用高级化学材料的上市集团公司。该公司高层曾应邀出席了2005年9月珠海市在东京举办的投资环境说明会。之后我驻日代表处不失时机地主动跟进联系该公司拟投资新项目负责人,多次前往该公司总部和工厂进行拜访和商谈;妥善协商安排该公司高层及技术专家在赴中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时,技巧性叮嘱敬请多留意关注经济特区珠海市。结果在对上海、苏州、无锡、广州、东莞、深圳和珠海等多地考察对比论证后,最终“花落珠江之西岸”---决策确定在珠海经济特区投资建厂。
索马龙总社人员在与珠海驻日代表处的频繁接触中建立了信赖、收获了友谊,特邀请笔者参加了2006年4月初樱花盛开之际,该公司专务取缔役曾谷先生(现已经升任为代表取缔役社长)在东京惠比寿举办的隆重婚礼--主宾来宾们均是笔挺西装及浅色领带,程序蛮复杂--体验了一回日本婚礼习俗及和式、西式各自庄重、典雅的婚礼文化。
索马龙株式会社专务取缔役曾谷先生(前排左三)及新婚夫人(前排左四)、本文作者(前排右一)在婚礼上。(2006年4月)
“逝者如斯夫”。十六年后的近期,笔者再次抽空专程去了趟珠海高栏港(西郊)的索马龙精细化工(珠海)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鹤田和久先生、副总经理大住广海先生热情地接待了笔者,聊起索马龙精细化工项目在珠海的创业史--有道不尽的有趣故事、谈不完的奋斗感慨……。
索马龙(珠海)公司总经理鹤田和久先生(左一)、副总经理大住广海先生(右一)及本文作者合影留念(2022年5月)
(七)在日文(及在日华文)媒体上宣传推介珠海市投资环境
·媒体人柳沼晃先生
笔者在做珠海驻日首席代表的多年中,接触到一位在《日本工业新闻》退休后又被返聘的高级记者兼编辑柳沼晃先生,一位个头儿不高、带副金丝边眼镜、皮肤黝黑脸盘消瘦之和蔼可亲的长者。柳沼先生积极出谋划策并出席珠海市及相关区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投资环境说明会,并协助组织日本企业家团赴广东珠海实地考察。
工业新闻媒体人柳沼晃先生(左二)、本文作者(左一)率日本企业家访问团考察珠海投资环境
2005年5月上旬一个周六上午,柳沼先生放弃自己休息时间来到高田马场珠海驻日代表处,采访笔者了解珠海市投资环境及优惠政策,写成稿件在其负责的报纸版面发表。一周半后,柳沼先生特地给笔者办公室邮寄来《日本工业新闻》,上边刊登有笔者的彩色照片、略历及珠海市产业概况介绍,引起笔者一阵小小的兴奋……。
珠海驻日代表处在与日本产业及工业媒体等的接触中,有选择、针对性地在《日本工业新闻》、《日本国际贸易周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周报(信金中央金库)》及《日中商报》等系统地介绍了珠海市(经济特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创业及生活环境、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等,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评价。
《日本工业新闻》上刊发的介绍珠海驻日代表处及珠海投资环境的文章(2005年5月)
日本相关产业媒体上刊发的介绍珠海的文章。
(八)偶遇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日中友好使者中野良子女士
2007年9月中午,笔者应邀参加了中日友好七团体联合举行的纪念日中邦交三十五周年大型交流会。此次交流会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等各界知名人士云集出席,一时间诺大礼堂里群贤毕至、蓬荜生辉。这次出席嘉宾最引人瞩目的,可能莫过于中野良子女士的出现,这位蜚声海内外日本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尤其是在著名电影《追捕》中塑造的“真由美”的形象,在中国可谓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广泛称誉为“中日文化交流使者”。
日本著名电影明星中野良子与笔者合影(2007年9月)
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岛国日本电影给中国观众和电影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听觉及感觉的巨大冲击--这当中,电影《追捕》更是掀起了滔天热浪,令数十年里任何内外大片与其相比都望尘莫及。该影片中,男人、自由、浪漫的旋律先声夺人、贯穿全片,成为永恒的经典;敢爱敢恨的“真由美”更是倾倒了亿万国人。中野良子塑造的“真由美”、高仓健塑造的“杜秋”顷刻成为那个时代在中国最红的明星偶像。
电影《追捕》海报。
是次纪念会的自助餐交流环节,笔者瞅准合适机会径直快步走近明星中野良子身边,递上自己的名片:“良子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的驻日代表,也是您的粉丝之一。我大学的八十年代,您是最红、最靓丽的电影明星啊!”中野良子笑应:“我知道珠海啊,一座漂亮的城市!”我说:“欢迎良子老师下次赴中国访问时光临珠海啊。”中野良子:“谢谢!”我借机立刻提议:“我可以跟良子老师拍一张合影吗?”“好啊。”---笔者赶紧请旁边的朋友,用手机拍下了这精彩难忘的瞬间。当时手机像素不高,照片成像略显不特别清晰,但朋友们事后一致非常羡慕:“羊手袋”能巧用机缘与家喻户晓电影大明星留影,可圈可点。此照亦成为笔者这位地方驻日“经济大使”一桩“响当当”的文化交流业绩呵!
(九)“友城互动绽放异彩”驻日首席代表助力珠海-热海国际友城交流
笔者在担任“珠海市驻日代表处”首席代表期间,2003年7月及2004年7月,曾两度随时任市长王顺生率领的“珠海市访日代表团”赴东瀛,两次“重头戏”都有赴位于静冈县伊豆半岛东北部热海市进行友好访问的行程安排。第二次的7月25日王顺生市长与日本热海市时任市长川口市雄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市与日本热海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中国珠海-日本热海友好城市缔结签约仪式上,王顺生市长与川口市雄市长分别致辞(2004年7月25日于热海)。
珠海与热海,中日这两座均系有海滨温泉旅游度假特色之城市,经数载民间相互走动互访交流,终于蒂落花开--正式签约缔交为国际友好城市(姐妹城市)。两座城市从初识走动接触、到签约缔交、再至全面开展友好交流之二十余载的日子里,热海与珠海的民间人士们一直穿针引线、积极促进互识互知互信的交流与合作,这其中热海市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热海温泉旅游振兴协会)会长鹈泽精一先生,为两地民间国际友好交往中的牵头人和操盘手,交流成效显著---于2019年5月荣获“珠海市荣誉市民”称号。
热海市鹈泽精一会长与笔者(2004年7月)
新冠疫情发生之前,鹈泽精一先生每年暑假都会亲自组织并率热海市初中学生们飞往中国广东珠海,与珠海市初中生们结对开展“热海-珠海友城中学生Homestay(家庭寄宿)交流活动”,被两边的孩子们昵称他为“热海伯伯”。友城青少年间持续友好交流一典型例子,当属2011年夏天那次的暑假Homestay活动---当时均为初中少女的热海中学学生渡边杏树,住进了珠海紫荆中学学生杨韵颖家里,两个少女结成跨国姐妹对子:活泼的日本初中女孩渡边杏树,在杨韵颖的陪伴下步行野狸岛、逛街扬名广场及永旺、在情侣路“珠海渔女”塑像前留下倩影、游览圆明新园并观看表演--在魅力珠海之夏,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此交流活动的重要推动者及每次的牵线人,就是这位和蔼可亲的“热海伯伯”鹈泽精一先生。
2011年8月珠海-热海初中生交流(·珠海)2011年8月珠海-热海初中生交流(·珠海)
2015年7月珠海-热海大学生交流(·神奈川)2019年6月珠海-热海青年交流(·东京)
“2011年夏彼时的少女友情延续至今,成长为青年友谊。”2019年6月下旬的一个傍晚,日本东京西新宿一家酒店餐厅,珠海杨韵颖和热海市渡边杏树,中日两位青年,在时隔多年后又一次兴高采烈地汇聚在一堂,畅谈友情。促成这次中日友好城市跨国“青年美女会面”者,还是这位已满头白发和蔼可敬的“热海伯伯”鹈泽精一先生。此事,在日中友城民间交流史上留下了佳话,产生出积极影响---日本静冈县热海市的新闻媒体做了专题报道。
鹈泽会长(右一)与渡边杏树(右三)、杨韵颖(左四)再次欢聚一堂(2019年6月)
热海市媒体关于中日友城青少年交流延续友谊的报道(2019年6月)
珠海-热海,这对中日国际友好城市自缔结以来,民间友好互访交流事业不断深化,从日中(中日)中学生Homestay暑假体验交流,扩大发展至相互间的休闲旅游、温泉度假、插花·茶道·书法及体育运动等众多领域,惠及两地市民。
(十)优秀电子制造项目落地珠海---来自古城京都
古城京都以旅游观光业举世瞩目,同时也是日本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如日本驰名世界企业如京瓷、岛津制作所、欧姆龙、日本电产、村田制作所、罗姆电子、任天堂等总部就在京都。笔者于2002-2009年初担任广东省珠海市驻日本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期间,在拜访众多的企业总部,且其生产制造项目成功落地珠海市。笔者与位于京都的白井电子结缘颇深,互往延续至今。
京都白井电子工业株式会社之外景(2007年4月)
2007年4月的一天上午,笔者赴京都日本白井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拜访。当时的其部在位于京都右京区西京極北大入町的一幢并不那么起眼的楼里,楼前紧邻着人行道的是三车道马路,与马路并行的是一条长长的渠,渠水清澈可见到底部斑斓色彩的石子、鱼儿在渠中游曳,岸边成排的晚樱盛开,呈现着古都自然、清新之儒雅风韵……
在白井电子株式会社总部会客室,白井社长、山中董事与我进行了会谈:该会社是日本一家总部在京都的著名多层线路板制造厂商,在日本滋贺、中国广东珠海金湾及清远佛冈等地有生产基地,在日本、墨西哥、泰国及中国多处设有营业公司。当时该公司正在珠海金湾区三灶科技工业园筹建工厂,笔者与该公司总部两位高层面对面沟通即将在珠海举办的动工典礼及珠海市高层赴日拜访等日程安排,协调白井珠海项目与市外经贸局、市环保局、金湾区及三灶镇政府等的衔接等工作事宜。当年的6月初,珠海白井电子工厂的动工典礼,市及区里主要领导亲自出席以示重视;彼时正出差回到珠海总部的笔者,参加了该项目的动工典礼。
京都白井电子工业株式会社;与时任社长白井先生(左)和时任董事山中(右)合影(2007-04-20)
“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十五年后(2022年)五月下旬的一天下午,笔者驱车四十公里,再赴位于珠海西郊--三灶科技工业园区的“白井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见到正好在珠海工厂的日本白井电子集团社长(CEO)白井基治、珠海公司总务兼人事部部长刘杰,与俩位热情地会面,相谈甚欢。近年来,因中国大陆智能手机、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使得做组装大厂配套供应的珠海白井公司生产的优质电子线路板产量增长形势喜人,从与俩位会谈的笑容即可看出:对中国市场,对其公司业务在珠海发展之未来充满了信心。
白井电子株式会社新一代社长(CEO)白井基治先生(右一)、珠海公司总务人事部长刘杰先生(左一)与笔者于珠海白井三灶工厂(2022年5月)。
(十一)驻日办公地“高田马场”:活力四射的“学生街”·奋斗者的青春永恒
笔者在担任珠海市驻日代表的日子里,接触到企业及协会的朋友问:“杨桑,您珠海驻日代表处事务所(办公室)地点在哪里?”我答:“在高田马场站。”“那是个学生街吧?(学生の街でしょう)”我笑着回应“是啊,街道上年轻学生很多,富有青春活力!”
高田马场站所在位置JR山手线路图换乘线路简图
高田马场,位于于东京都新宿区,处在新宿区的高田马场,结合了JR山手线,西武新宿线,地铁东西线等三条路线,通向留学人员常去的新宿,池袋都只需两站,交通出行十分便捷。
九十年代中期,笔者作为全国青联·赴日研修生时学习及生活在北品川,那时看到一部国内带来的长篇小说《上海人在东京》(后有了陈道明主演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讲到有关“高田马场”内容的故事:到早年八十年代去日本的中国人,很多会去高田马场找建筑工地的零工,工作非常艰苦。但是对当年贫穷的中国就学生而言还担心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作者由此感慨道“这就是最苦的苦其实就是吃不到苦的苦。”笔者那时出于好奇心,想去高田马场探个究竟:一则有没有马匹及赛马场(像品川区大井町那样)?二则是否有很多建筑工地和建筑工人?专门抽出周末一天空闲时间,笔者从大崎站乘坐JR山手线(如上图所示山手线之线路图)到了高田马场站---从早稻田改扎口出来望去,那时该处是有一些正在施工中的建设工地(非高层建筑),但也没相像中的那没多,全都是一些皮肤黝黑的日本建筑工人在施工,并没见到有中国留学生。从车站走路到早稻田大学门口周边一圈儿走下来,并没见到有马的影子、更没看到有赛马场,真可谓是---地名为“高田马场“”者,既没马也没马场呵。近十年后,当笔者再次由早稻田改扎口出站,站在斑马线红绿灯处面对“早稲田通り”一眼望去:已没有了建筑工地,取而代之的是两侧栉次鳞比的低层商铺、餐厅及电影院(竹松映画)等,街貌焕然一新。
高田马场车站早稻田出口(绿色巴士通往早稻田大学)
其实,高田马场此地是因为有蜚声海内外的高等学府---早稻田大学而为人们所熟知。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一些上班族,大多数为是“早大”学生及外国人年轻人就读的“日本语国际学校”、“专门学校”的就学生、留学生,因此这里的街道被日本人常常称为“学生街”。早稻田大学,那可是闻名全球的私立高等院校,中国近代著名人物如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将英日文版译成中文版《共产党宣言》之第一人)、张闻天、廖承志等前辈等均曾求学于早大。莘莘学子赴日留学、进修及做访问学者时说起日本的东京大、早大及京都大,那就如同提及中国名校北大、清华及复旦那种样子,学子本人及亲友们脸上洋溢着的都是满满的骄傲和自豪感。
笔者2002年后做珠海驻日代表时,办公室在高田马场距早大不远。时常会漫步在创立于1881年的早大,那郁郁葱葱的校园绿树、草坪与古朴欧式教学区建筑群及大隈重信(早大创始人)、井深大(索尼联合创始人)、平山郁夫(美术大家)等大师塑像之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辉,彰显着这座建立近一个半世纪的世界名校的历史、人文及科技之深厚底蕴。此间曾于1998及2008曾两度接待了江泽民、胡锦涛两位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来访并做了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演讲的著名学府,期待着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有机遇再次展现出新的更加夺目的亮色……
本文作者在早稻田大学中央图书馆前留影。
每当行走在高田马场街上,望着熙熙攘攘地来往的人群里早大等学校里就读的年轻学生(亦想联想起了笔者自己在兰州念大学的青年时代),男男女女略显稚嫩的年少脸庞上洋溢着朝阳般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不禁感慨:年轻真好!每年值圣诞前后至新年前,高田马场车站附近的“和民”、“鱼民”等大小“居酒屋”里通常都聚集了满满的几乎通宵畅饮开“万年会”的莘莘学子,散发出与上班族“万年会”不同的气氛和热闹劲儿,有的还酩酊大醉至第二天清晨。笔者有事在想:有幸在此工作每天与“青春”为伴,深受其氛围感染---会激励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永葆高田马场街上流动着的那般活力之“青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