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七波”致死率降低,为何今年死亡率占疫情3年的65%?老人该如何降低死亡率?
- 1672038096000
- 来源:旅日侨网
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分析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5”流行的7~8月“第七波”疫情期间,致死率和重症率较前几波疫情,都大幅度下降。
“第六波”vs“第七波”
在“第七波”中,六七十岁感染人群中的死亡人数占比为0.18%,80岁以上为1.69%。而1~2月的“第六波”疫情中,死亡数据分别为0.70%和4.57%。可见“第七波”时的致死率大幅减少,重症化率也有所下降。
日本“第七波”奥密克戎毒株:
致死率80岁以上为1.69%
60~70岁为0.18%
未满60岁为0%
重症率80岁以上为1.86%
60~70岁为0.26%
未满60岁为0.1%
“第五波”vs“第七波”
另一组数据显示,德尔塔毒株肆虐的去年7~10月“第五波”的致死率数据为六七十岁人群1.34%、80岁以上7.92%。80岁以上的重症化率高达10.21%。所以,今年比去年致死率也有明显的回落。
究其回落的主要原因,日本疫情专家委员会长国立感染所所长胁田隆字在记者会上说明称:
奥密克戎毒株威力弱化;新冠病毒治疗药的增加;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据中国专家分析,已经放开的中国也会经历这样的几波疫情高峰段,借鉴致死率降低的原因,大家还是要积极接种疫苗。
疫情3年日本死亡了多少人?
根据日本官方的统计,截止到2022年12月22日,日本新冠累计死亡54365人。而在2021年底,日本新冠累计死亡18393人。也就是说,最近一年日本新冠死亡人口高达35972人,占3年疫情死亡总数的65%以上。
这6成以上今年的死亡新增,主要是因为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毒株在老年人中蔓延。据厚劳省透露,死者中70岁以上占了近九成。
日本新冠死亡数据,用的是“宽口径”。也就是人死了,只要能检测出来新冠病毒,那么统统记为新冠死亡。
而有些国家用的是“窄口径”:比如,要求是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死的才算,如果诱发其他疾病、基础病,导致死亡的,就不算是感染新冠死亡。
老年人患新冠如何降低死亡率?
为减少冬季病例增多可能带来的生命损失,不光是日本,全世界都在积极推动老年人和其他易感人群接种加强针疫苗。
除了接种疫苗,还需要注意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有可能会发生的“沉默性缺氧”,也就是血氧饱和度骤降,而这导致的死亡率极高。
血氧就是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占血液中全部氧气的百分比,血氧的正常范围是95%-100%。如果低于95%,就表示人体有缺氧的情况,血氧越低表示人体缺氧的程度越严重。专家建议,如果老人患新冠,最好能及时监测血氧,低于95%就需要赶紧就医,如果低于80%存活率就会大大降低。就诊越早,救治的成功率也就越大。
所谓的“沉默性”,就是没有什么突出症状,呼吸状态平稳,如果不监测是根本察觉不到的。专家特别提醒,特别是大于80岁,基础疾病特别严重,平时控制得不好且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一旦感染后,家人对血氧的监测就一定要非常注意。
日本21日,时隔4个月,日增感染人数再次突破20万人。22日东京都,时隔三个月再次将医疗警戒级别调高至最高级别,为了能最大程度保护到老年人的生命,日本政府呼吁民众积极接种包括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在内的各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