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谈产品!小米自研芯片亮相 雷军一个人讲完全场
- 1747990423300
- 来源:亚太快讯
5月22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开亮相,主持召开“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雷军宣布了包括玄戒O1、第一款应用玄戒O1的手机产品小米S15Pro和小米汽车YU7等重要产品。
从人形机器人到大模型再到自研芯片,小米几乎没有缺席任何一个科技热点。在经历了小米汽车的舆论风波后,由于这是雷军“人生最后一次创业”,这位企业家“超强IP”也来到煎熬时刻。对于雷军而言,现在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高流量模式下的得与失了。
小米发布会现场。(图/小米公司微信公众号)
发布新品
雷军一个人主讲全程
重庆上游新闻报道,不同于小米集团以往的发布会有多个主讲人,在沉寂多日之后的首场发布会,雷军一个人主讲全程,接连发布了小米15SPro手机、小米平板7Ultra、小米手表S4、首款SUV小米YU7等在内的多款新品。
“小米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在发布会一开始,雷军回顾了小米创业15年的心路历程。雷军称,5年前,小米10周年时,用了半年的时间系统梳理了小米的战略,重新确立了公司价值观,明确了新十年的奋斗目标,并且坚定地执行下去。经过五年的奋斗,小米正式呈上过去五年的成绩单:小米手机连续19个季度位居全球前三;小米汽车、芯片、智能工厂实现从0到1的跨越,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闭环。
雷军称,总结过去五年的经验,小米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技术为本。小米在过去五年研发投入1020亿元(人民币,下同),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2024年小米总收入同比增长35%,预计今年的增速仍将超过30%。
“无论高峰低谷,无论顺境逆境,技术为本,不断向前,这就是小米的成长之路。”雷军表示,现在是小米15周年,在下一个五年(2026年至2030年),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小米决定再投入2000亿元。
现场,雷军还讲述了小米11年的“造芯路”。“我们将稳扎稳打,持续推进。在硬核科技的探索道路上,小米是后来者、是追赶者,但我们坚信,后来者总有机会。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绝不放弃,坚定前行。”雷军说。
雷军表示,小米自研大芯片自2021年重启,就计划至少投资10年、至少投资500亿元。总结过去五年的经验,雷军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坚持技术为本。“过去五年,小米曾宣布投入1000亿元,五年已经过去,我们大约投了1020亿元。在接下来的五年,小米决定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等(到)小米二十周年,肯定会交出更好的答卷。”
造芯不易
雷军:这是场绕不过去的硬仗
综合《北京商报》、武汉极目新闻、上海观察者网报道,这场2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中,第一次在产品介绍期间响起背景音乐,是在雷军介绍小米芯片时。小米推出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其中玄戒O1是小米研发四年的成绩单。如果算上曾经的暂停、转型,小米造芯已经11年。据雷军披露,“四年多时间,小米已经花了135亿元,我们今年(2025年)的芯片研发预算超过60亿元”,而这只是造大芯片的困难之一。
比投入更残酷的是大芯片业务的生命周期,他进一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装机量,再好的芯片也是赔钱的买卖。所以就要求大芯片必须在一两年时间里卖到上千万台,只有到这个规模才能生存下去”。
难度大、投入强、风险高,那为何一定要做芯片呢?
“要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我们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在芯片这个战场上,我们别无选择。”雷军说。
雷军详细介绍了全新“玄戒O1”芯片,安兔兔跑分超300万,雷军表示,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
不过,雷军也直言:“苹果是全球顶尖水平,不可能一上来就吊打。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大家看到我们有超越苹果的地方,请大家给我们鼓个掌。”
“苹果、三星、华为、小米,头部手机品牌都有自研芯片的心。在手机芯片领域,小米是追赶者,这一点雷军自己也承认,如果从量产、搭载在终端来看,小米芯片成功了,不过这才是开始,市场竞争、产品体验等后期要面临的考问即将开始。”比达分析师李锦清表示。
小米YU7正式发布
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如果说整场产品发布会上半场的焦点是芯片,那下半场无疑是小米YU7。
雷军表示,YU7定位是豪华高性能SUV,并不是SU7的简单拉高版,而是在SU7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的。该车共推出三个版本,包括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在续航方面,该车续航最高可达835km,搭配96.3kWh磷酸铁锂电池。雷军称,该车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大充电倍率为5.2C,15分钟最快补能620km。车身尺寸方面,YU7车长5米、轴距3米、车宽2米,属于中大型SUV级别。对于网民关注的价格,雷军并未透露,但表示,7月发布时将一一公布。
此前市场分析称,小米YU7价格区间和产品定位主要竞争对手锁定为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和理想L7等中高端纯电SUV。以“旗舰性能+中端价格”,这与当初小米SU7的定位和营销策略非常相似,也是小米最擅长的打法。机构预测YU7上市首年销量或突破20万辆,若成功复制SU7的“爆品逻辑”,将显著改善小米汽车营收结构。
此外,小米手机、Pad、手表也有新品发布,雷军还介绍了冰箱、空调等智能家电类产品。
编辑:凉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