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的精致生活:中国“它经济”迈向品质化时代
- 1747728315406
- 来源:亚太快讯
为自家边牧Cookie和Yogurt精心挑选端午节要吃的宠物粽子和绿豆糕,搭配专属玩具和小饰品,参加宠物派对……“00后”天津女孩安安每天都精心照料爱犬。她说:“给它们准备这些小惊喜,其实也是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仪式感,让每天都有新的期待。”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有望达到8114亿元(人民币,下同),宠物用品市场正朝着更加专业化、细分化和品质化的方向发展。从鲜食定制到宠物晚宴,从专业人才培养到动物辅助治疗,“它经济”当下正推动食品、医疗、社交等全产业链升级,折射出中国年轻人“家人式养宠”的情感需求与消费新趋势。
注重品质生活:为“毛孩子”定制新日常
中新网报道,宠主张婉祺表示,自己每月在爱犬饮食上的投入超过千元,非常注重食品品质和营养均衡。她还会根据季节和节日为宠物挑选不同款式的饰品、衣服、牵引绳,宠物生日时还会带它拍生日照,记录特别时刻。
随着宠物生活方式日趋精细化,一批创业者正深耕宠物消费的细分赛道,助力“它经济”迈向品质生活。
宠物方向自媒体内容创作者、宠物用品研发者苏丹是一位“养娃式”宠主,他创立“俏步拉”品牌,专注牵引绳、项圈等高端个性化产品研发。他认为,当前养宠人群更看重产品品质与设计感,为“它经济”带来更多消费场景。
“我们希望让宠物‘吃得像家人一样讲究’。”在海外留学期间敏锐捕捉到宠物消费升级趋势后,吕曦回中国创办“杜克来了”品牌,专注宠物鲜食研发。他介绍,目前店中最畅销的鸭肉鲜食产品月销量已达5000余份,更可根据宠物的过敏源、口味等需求进行配方定制,目前已在北京、深圳设有中央厨房,并计划布局更多城市。
“团崽”主理人王娜则主攻烘焙,她发现,如今不少客户会定制与自家宠物高度相似的蛋糕,于是特地去韩国学习宠物蛋糕制作技艺,“无论毛发卷度还是眼神神态,都会尽量还原。宠物生日蛋糕热销,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
围绕“精致养宠”形成的社交活动也在持续“上新”。近日,天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宠物晚宴,多位专业宠物厨师为“毛孩子”们烹制定制美食:由鸡肉、奶酪、鸡蛋和吉利丁制成的“樱桃司康”,以牛肉、鸭肉、菠菜为主料的“惠灵顿牛排”等,宠主们纷纷用镜头记录下温馨场景。
5月17日,天津举办了一场宠物“米其林”晚宴。图为“爱犬们”在品尝美食。(图/中新网)
该活动组织者李宇轩创立了一家宠物俱乐部,已在天津组织过宠物露营、携宠瑜伽、宠物市集、宠物摄影打卡等几百场宠物聚会,“大家已经不满足于简单遛狗,而是希望与宠物一起参与城市生活,在交流互动中分享陪伴和乐趣。”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微微指出,随着人宠情感关系日益紧密,宠物经济正从基础型消费过渡到体验型、情感型消费,“宠物不再只是陪伴者,更是家庭成员,‘精致养宠’的背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延伸。”
董微微同时指出,伴随着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宠物教育、宠物托管、宠物殡葬等新业态正不断涌现,应尽快建立健全行业服务标准,使监管有据可循。
是宠物也是“家人”,年轻人成养宠主力军
北京《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年轻人已成为养宠“主力军”。
“我家小蓝状况很不好,医生快救救它吧!”一对50多岁的夫妻带着一只3岁多的蓝猫冲进社区的动物医院诊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大二学生李峻锋正在这里实习,他经检查发现,猫咪因尿闭导致膀胱渗血,尿液带血丝,情况危急。他立即协助医生进行导尿手术,成功解除猫咪生命危险。看到爱猫转危为安,夫妻俩如释重负,连连向医护人员道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李峻锋发现,许多来此的宠物主人对自己的宠物有着特殊感情,宠物医院的医生曾告诉他,宠物是“一种可以用钱买来的感情”,也是许多宠物主人的情感寄托。
“情感寄托是宠物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宠物医学系主任张晓远分析说。据他介绍,该系的教师每年都会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获得最新行业知识。张晓远在企业工作中发现,许多宠物主已将宠物视为家人,会像对家人一样每年为宠物上保险、做体检。
“现在部分养宠人士认为宠物是‘某种特定意义上的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院长孟婷也发现,不少年轻人将不能伤害猫狗等保护宠物的条例作为社会上的道德规范去倡议。
孟婷同时提到,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养宠观念与老人不同,前者会将养宠物作为交朋友的前提,会为宠物定制衣服、举办生日派对、拍摄写真,甚至有的年轻人还会与宠物穿“母子装”,将“人和宠变成一体”。
中国兽医协会指导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养宠家庭数量达1.2亿户,占全中国家庭总数的23%,单只宠物年均消费超6000元。同时,在养宠人群中,90后宠主占比为41.2%,00后宠主持续攀升,占比为25.6%。
这份调查在许多养宠人士的圈子中转发,有评论表示,宠物是年轻人的“心灵抚慰员”,也有人说,现在年轻人对宠物的态度从“拟人化”向“宠物本位”转变。
消费升级也促进了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张君表示,消费的升级加速了宠物产业完整生态链的形成,从宠物产业上游的宠物食品到中游的医疗、下游的殡葬等服务都在逐步完善,比如最近宠物保险的火热便是消费升级的驱动体现。
“现在科学养宠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宠物产品的安全、营养问题。”孟婷说。她认为新型的消费理念同样推动宠物相关企业发展,也让宠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际性企业“嗅”到商机开始向宠物领域进军。
宠物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张君表示,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让宠物行业的标准更加明确,有助于提升群众对于宠物行业的消费信心。
是“养宠人”也是“入行人”,从业最重责任心
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薛贇介绍,今年该校动物科技学院相关专业报名学生有400多人,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可以用越来越火爆来形容”。
近年来,中国宠物诊疗市场规模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800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20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3%。其中,宠物食品、医疗及智能设备领域贡献主要增量。
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医生、宠物护士、宠物训导等岗位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中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开设宠物相关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多,招生人数也呈递增趋势。
中国宠物经济的迅猛增长,对与宠物专业相关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要求?媒体记者采访了多所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探究宠物经济“火热”背后的人才培养问题。
事实上,养宠年轻人也是报考宠物经济相关专业的主力军。
“做过不少招生咨询,发现许多报考宠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家长都对宠物专业很感兴趣。”张晓远与团队曾统计,近两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宠物相关专业学生家中养宠物的占比为80%。他认为,家中养宠物的学生更能够设身处地体会养宠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
记者现场采访了多位报考宠物相关专业的面试学生后发现,不少学生在回答“为什么报考宠物相关专业”时都表示家中有宠物,并且特别喜欢小动物,希望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宠物。有的学生表示未来想进入宠物医院,通过自己的技术帮助宠物治愈疾病,有的学生表示毕业之后想回家乡建立宠物医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周珍辉指出,宠物经济本质是“情感经济”,从业者需具备爱心、共情力和专业素养。
从事宠物行业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宠物工作者在对宠物负责的同时还要对宠物主负责,这就意味着工作中不仅要照顾宠物的情绪,还要照顾宠物主的情绪。”孟婷说。
“大型宠物企业第一需要的便是社会沟通交流能力强的人,对于公司来说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医患纠纷。”在中国创办了60家宠物连锁医院的张磊说。
“抚慰心灵”比家宠陪伴更见效!动物变身疗愈师
“家庭养猫或打卡猫咖馆属于支持性安抚,而医疗机构的动物辅助治疗采用‘治疗师+动物+来访者’三位一体的专业模式。”济南智善心理医院治疗师冯杰说。
中新社报道,近日,在济南智善心理医院的治疗室内,一只呆萌可爱、情绪稳定的狸花猫正热情地“蹭”来访者,并通过嗅气味标记信息。这只名为“方便袋”的猫,今年3月正式在医院“上岗”成为“动物辅助疗愈师”,专门协助医生治疗儿童厌学、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猫医生”“狗医生”辅助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海豚凭借亲和力辅助治疗孤独症……时下,众多动物变身“疗愈师”,为民众心理康复拓宽新赛道。
冯杰介绍,动物辅助治疗属于专业医疗辅助疗法范畴。在这种疗法中,受过专业训练的动物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改善来访者生理、心理、认知及社会功能。
冯杰以“方便袋”举例说,它在辅助治疗过程中,首先通过气味标记,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随后陪伴来访者接受心理治疗。专业心理治疗师也会借助它的形象,围绕动物话题与来访者进行深入交流,以此完成相关治疗。
“小动物自带亲近感,为儿童创造安全的情感表达空间。”冯杰称,目前,动物辅助治疗项目每日接待约10名儿童,针对厌学群体开展的周期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果,30%的儿童顺利复学。
冯杰指出,与沙盘、卡牌等工具类似,动物是心理干预的载体,核心在于治疗师运用专业技术,将动物互动转化为改善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
上岗至今,“方便袋”已累计接待100多位患者,其名牌被调整至医院专家团介绍栏的首位。济南智善心理医院院长张敬悬表示,有研究证明,孩子与宠物互动20分钟以上,快乐激素分泌会增加。“多数孩子的治疗效果超过预期。此外,动物对心理年龄处于青春期的成年人同样有疗愈作用,能帮助其走向心理成熟。”
“动物疗愈不仅传播文明科学的养宠理念,更发挥小动物的社会价值,为特殊群体带来希望。”张敬悬说。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