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跨国携手:山东章鼓与日本大晃企业的“共赢密码”
- 1746693684471
-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
在全球化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企业间的合作早已超越简单的资源整合,演变为一场关于技术、文化、战略与责任的深度对话。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大晃机械工业株式会社30年携手并进的历程,正是这一时代命题的生动注脚。从1995年5月19日合资建厂到2024年三度续约,从技术引进到产业链协同,这对“跨国搭档”用创新与坚守书写了中日企业合作的范本,更以“共赢”为内核,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启示。
资料图:1995年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大晃机械工业株式会社举行合作签字仪式。(图/爱济南客户端)
历史回响:从“蚂蚁啃骨头”到国际技术引航
山东章鼓的创业史,是一部中国县域企业突破技术封锁的奋斗史诗。1968年,山东章鼓创立之初,以三家自行车修理铺和手工业社为起点,用一台皮带车床和“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在1969年试制成功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罗茨鼓风机。彼时,中国央媒的报道让“章丘县第二农具厂”的名字响彻全中国,而这家“厂小志气大”的企业,已然埋下了技术立身的基因。
转折点出现在1990年。彼时,原机械工业部推动全中国罗茨鼓风机联合设计,山东章鼓凭借L系列产品的全面更新和TLZM 系列、ZLB63ALC等中国国家重点项目的突破,跻身行业前三。与此同时,日本大晃作为全球罗茨鼓风机技术的领跑者,正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支点。1994年,在原机械工业部的牵线下,两家企业因“技术互补”的天然契合走到了一起。
1995年,山东章晃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从“试探”迈向“深耕”。双方以516万美元首期投资为起点,引入日本SSR三叶罗茨鼓风机技术,并在三年内两次增资扩产。山东章鼓依托全中国销售网络打开市场,日本大晃则以设备、工艺和人才输出保障品质。2024年数据显示,合资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人民币,下同)、利润5亿元,上缴税收超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搭档”。
技术共生: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蝶变
如果说第一次合作是“技术引进”的破冰,那么第二次合作则展现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智慧。1996年,山东章鼓以“市场换技术”的勇气,从日本大晃引入RR系列高压罗茨鼓风机专有技术。这场合作不仅让中国石化行业首次用上中国国产高端罗茨鼓风机,更通过“研修团赴日学习+日方专家驻厂指导”的模式,培养出一支涵盖设计、工艺、质检、管理的本土化技术团队。
技术赋能的裂变效应随即显现:山东章鼓基于RR系列技术,自主研发出3H、ZMR、ZSR等15个系列新产品,覆盖高压、双级串联、特殊气体输送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连续22年稳居中国第一。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场合作打破了高端罗茨鼓风机“进口依赖”困局,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从“跟跑”向“并跑”跃迁。
产业链协同: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
在第三次合作中,双方将视野从技术延伸至产业链上游。1999年,山东丰晃铸造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价值链整合”阶段。山东章鼓以铸造设备折价入股,日本大晃则以现金注入,共同打造年产能7000吨的高端铸件生产基地。这一布局不仅为山东章晃公司提供了稳定供应,更通过技术协同将铸件废品率从15%降至3%,推动中国铸造业向精密化、绿色化转型。
2010年,山东丰晃公司因城市规划搬迁至章鼓工业园,这一事件成为产业链协同的“试金石”。山东章鼓以“让利”姿态提供土地,支持丰晃公司完成设备升级和工艺优化,产能翻倍的同时,更将双方合作推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如今,山东丰晃公司不仅是合资企业的配套商,更成为山东章鼓出口日本市场的“质量名片”。
文化交融:从“契约精神”到“命运共同体”
30年合作的长久密码,藏于“契约精神”与“文化互鉴”的双重逻辑中。双方在董事会机制、技术保密协议、知识产权归属等环节建立严格制度,同时通过“一年两次董事会+不定期互访”保持战略同频。更值得称道的是,山东章鼓在合作中始终坚守“民族品牌”底色,既学习日本企业的精益管理,又以“工匠精神”反哺日方——2014年山东丰晃公司二期合作续约时,日方负责人木村贞明感叹:“山东章鼓团队对技术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未来。”
未来图景:以“共赢”为锚驶向深蓝
站在30年合作的新起点,山东章鼓与日本大晃的“第四次握手”已拉开帷幕。双方正探索在氢能装备、碳捕集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合作,同时计划将章鼓工业园打造为中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30年风雨兼程,山东章鼓与日本大晃的合作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中日经济互补、技术互鉴、文化互融的缩影。以实际行动证明: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中,唯有以“共赢”为锚,以“创新”为桨,方能穿越周期,驶向深蓝。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