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飘香全球:万商见证舌尖到指尖的中国引力
- 1746526088119
- 来源:亚太快讯
松化鸡蛋挞和栾樨糕等传统特色甜品飘香,拿破仑挞和粉茄牛肉奶酪挞传递中西融合风味。点都德品牌代表陈晓婷说:“一位东南亚采购商尝过后,接连三天都来光顾!”这是近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中“食在广州嘉年华”的活动现场。
广交会线下展于5月5日在广州圆满落幕。本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创新高。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第135届广交会同比增长17.3%。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透过这扇窗,世界如何看待广交会、看待广州、看待中国?不同的语言中有相同的答案,本文为你揭晓。
第137届广交会上,外商与中国商家友好握手。(图/中国央视新闻)
“五一”假期遇上广交会:境外客商从赶时间变成慢体验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本届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举行,其间,老字号、星级餐厅、潮饮品牌等40家餐饮企业在活动现场呈现美食盛会。
据介绍,广交会首次将“食在广州”金字招牌纳入该展会核心场景,同时串联起旅游经济、夜间经济,推动会展经济升级。
本届广交会上,展馆内的餐饮、文旅、零售等商户均支持外币刷卡、移动支付、现金等多种支付需求。
“移动支付办理流程很快,只需出示护照、绑定银行卡,再用微信账号就能搞定。”尝试扫码使用自动咖啡机的吉尔吉斯斯坦采购商埃尔比娜说。
据微信支付方面的数据,在广州,入境游客通过微信支付“外卡内绑”(把境外银行卡绑定微信支付)消费的增速远高于全中国平均水平。餐饮、交通、零售、食品生鲜都是境外人士在广州消费量最大的品类。
展馆外,在海珠湿地公园欣赏茶艺、古琴表演,体验传统广府文化;在琶醍欣赏流光溢彩的夜景,体验充满活力的夜经济……广州通过上百场活动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盛会,丰富个性化入境游产品,“会展+”溢出效应明显。
法国采购商米格尔今年第二次参加广交会,却是第一次来兰圃体验中国文化。他认为,更好地理解彼此文化,合作伙伴能够更好地开展生意。
5月2日,又一批广交会客商登上广州塔,城市新中轴线和广阔珠江尽收眼底。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交会期间,在广交会设置旅客咨询服务柜台点对点服务,来宾凭相关证件可享线下购票9折优惠。
当下,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加时”到240小时,叠加离境退税等措施,也让广交会境外客商从赶时间变成了慢体验。“现在有更多时间,不仅能谈生意,还能慢慢逛!”来自波兰的多米尼克•米库斯说。
参加本届广交会的采购商满载而归。(图/《广州日报》)
吸引力持续up!广交会从哪些方面“圈粉”全球客商?
在广交会现场,各国语言交汇,来自世界各国的展商客商们用不同的语言讲述着广交会的全球“吸引力”。
巴西采购商安德烈•德索萨说:“广交会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展览会。”该国另一位采购商丹尼尔•特雷斯说:“我们亲眼在工厂里看到,你们规模庞大,拥有自己的技术,品质一流,是我们见过最好的。”
爱尔兰采购商帕特里克•多内尔表示:“我很惊讶广交会展示的先进技术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
土耳其采购商埃利夫•阿尔普说:“广交会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技术每年都在变化,我们利用新技术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美国采购商阿夫塔布•吉尔说:“广交会一直是拓展我业务的重要渠道,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和反应迅速的供应链体系。”
澳大利亚采购商约瑟夫•穆萨说:“我在这里看到的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
墨西哥采购商伊图拉尔德•里卡多表示:“我认为中国一直是高质量设备的优质来源。”
加拿大采购商马可•莱拉说:“与中国公司的紧密合作必不可少,他们会全力以赴助你业务成功。”
瑞典采购商塞拉诺•阿尔弗雷德称赞道:“太神奇了,看起来一切都非常前沿,让人感到惊叹。”
世界各国采购商如何看待中国与广交会?不同语言中藏着相同答案
5月2日,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联合耐克、阿迪达斯等76家品牌向美国白宫请愿,请求豁免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称这些关税对鞋类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
与此同时,第137届广交会如火如荼举行,国际客商云集,展现出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广交会展馆中,参展商采购商步履匆匆,每一家参展商采购商,向前迈出的一小步,共同汇聚起经贸发展的一大步。
尽管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全球经贸合作大势未改。参加本届广交会的海外采购商纷纷点赞中国创新水平与活力。
英国采购商杰森逛广交会时忍不住内心的惊叹,特地拍摄了一则长达近10分钟的Vlog,直呼在这里看到很多科幻电影情节,好像穿越到未来,看到了魔法。
澳大利亚客商菲利普•兰德因膝盖受伤而坐轮椅观展,称自己对广交会的规模感到震惊。
去年10月,一名印度客商在广交会期间突发心梗,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分钟开通血管成功施救。本届广交会,这名印度客商专程返穗致谢,表示康复良好,盛赞中国医疗水平。
沟通的难,不存在于语言的差异,而在于寻到并触达沟通的本质,以心换心。广交会做到了让世界商客与中国有效沟通。中国正以开放姿态为局势不确定的世界注入确定性。
外国采购商在本届广交会上。(图/中国央视新闻)
广交会成观察中国经济之窗,彰显中国开放魅力
广交会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从智能制造到非遗创新,从田间地头到国际展台,中国产品展现出独特魅力。
全球采购商实地考察生产线,见证“中国速度”与“中国品质”,这种高效转化能力正是中国持续开放、与世界共赢的最佳注脚。
当被问到对美国“对等关税”的看法时,那位坐在轮椅上还选择参加广交会的澳大利亚客商兰德的评价简短而直接,“Absolutely stupid”(太愚蠢了)!
从广交会现场持续攀升的到会客商数量、火爆的洽谈氛围不难看出,虽然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但各国与会客商仍以实际行动奔赴这场东方贸易盛会,用订单与合作表达对公平贸易、互利共赢的向往。
全球客商用脚投票,人心向背清晰可见,映射出中国市场对开放包容的坚定选择。
本届广交会上,来自江苏常州的一家智能旅行箱企业负责人孙国说:“广交会是‘创意’的放大器,好创意带出的好产品,(好产品)从来不缺市场”。他们带来的电动骑行行李箱兼具时尚与便捷,解放负重等功能,自133届广交会以来爆款出圈,订单量每年呈现40%以上的增长。如今,海外新兴市场的出口额逐步递增加。
几天前,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展展位申请事宜公告就已经正式发布,为下一次的万商云集筹备、酝酿。
走过68个年头的广交会,是一本大书。读懂广交会,就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正如参加本届广交会的巴西采购商玛丽亚•埃杜阿尔达•博斯卡丁•瓦尔加所言:“我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优秀理念与先进技术的国家,我觉得现在正是我们携手开展业务的好时机。”
编辑:无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