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米价格持续飙升 政府投放储备米效果有限
- 1746327698001
- 来源:网络编辑
(亚太快讯消息)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引发消费者和零售业者的普遍担忧。尽管政府已开始投放储备大米以平抑市场,但最新数据显示效果甚微。截至4月中旬,全国超市5公斤装大米平均价格已达4220日元,创下历史新高,连续16周上涨。
《产经新闻》称,价格暴涨的直接原因是2023年大米大幅减产。虽然近年来大米消费持续减少,种植面积也相应缩减,但去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导致稻米品质严重下滑,一级米比例跌至61.3%,远低于前年的78.6%。因精米率随等级下降,导致最终可供消费的白米数量减少,远超总产量下滑的影响。此外,由于担心灾害及访日游客激增带动的需求上升,也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
日本政府虽在3月通过两轮竞拍释出21万吨储备米,但截至4月中旬,仅1.4%实际到达零售端。由于储备米以糙米形式交付,需经过精米、包装及物流环节,造成投放进度缓慢。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全部顺利投放,价格最多也只能回落至每5公斤3400日元左右,难以恢复至以往2000日元档位。
关于农林水产省提出的“流通堵塞”导致价格上涨的说法,也遭到质疑。有专家指出,大米长期储存成本高昂,加上资金压力,批发商并无大规模囤积的条件。真正的问题在于市场结构的脆弱性:一方面,JA全农等大型机构集中接收政府储备米,却未能迅速分配至零售端;另一方面,零售商普遍反映无法按需进货,有超市甚至只能获得订货量的十分之一,担心库存难撑到新米上市。
受价格影响,冷冻米饭、面包、面条等替代食品销量明显上升。3月消费者物价数据显示,米类商品同比上涨92.1%。部分零售商表示,消费者已不再“随手买米”,而是精打细算地选择替代方案。
专家呼吁,应从根本上改善大米流通体系,打破流通环节瓶颈,建立多样化采购渠道,确保储备米能快速、平价地到达消费者手中,以稳定民生基本粮食的供应和价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