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黄仁勋与中国“90后”创业者把酒言欢 下一站飞往日本

  • 来源:上海第一财经

从深圳到中国台湾,再到北京、上海。1月15日起,英伟达CEO黄仁勋开始了他的“中国行”。而两周前,黄仁勋刚刚发布了新的英伟达Cosmos世界模型,这个专为理解物理世界打造的模型,被业界普遍认为将广泛用于机器人的训练当中。

在北京,黄仁勋举行了“答谢迎春会”晚宴,不少英伟达中国开发者与合作伙伴前往参与。其中,与英伟达有合作的中国头部机器人厂商几乎悉数到场,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的创始人在晚宴中坐在了黄仁勋身边。在之后的行程中,英伟达团队还到访了北京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和中国机器人企业“把酒言欢”,实地走访中国具身智能企业,2025年新年伊始,黄仁勋似乎正在告诉人们:英伟达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野心,从未停止。

黄仁勋在晚宴上与大家互动。(图/上海第一财经)

英伟达的机器人野心未泯

一位参与晚宴的企业高管透露,本次晚宴中,大部分公开宣布过和英伟达有合作关系的中国机器人厂商“几乎都到场了”,还有一些与黄仁勋有私交,或暂未公开和英伟达有合作的机器人本体和零部件厂商也在现场。

“从现场的座次来看,‘大客户’明显坐得离黄教主更近一些。”他说。

上述高管提到的“大客户”,是指和黄仁勋坐在同一张桌上的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和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王兴兴在结束晚宴之后,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和黄仁勋的合影,并发文:“新的一年,全新的开始,加油”。

上述参会的企业高管也解释了对“大客户”的定义:“宇树科技的出货量在业内已经是公认的第一了,而银河通用倡导用仿真数据进行机器人的训练,也意味着他们对英伟达软硬件的需求是很旺盛的。”

本次中国行程当中,黄仁勋也发表了自己对于机器人的看法。1月15日在深圳,黄仁勋提到了近期Transformer模型及大型语言模型的进展,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表示,新技术的核心在于如何设计出能够理解和适应各种环境的机器人,以应对人类的实际需求。

1月上旬,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结束后,黄仁勋也通过采访表示,机器人技术正处于“非凡时期”,构建通用仿人机器人需要建立“世界模型”,让机器人理解语言、物理世界动态、空间和几何关系及常识等。

“我们迫切需要机器人系统,制造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是最有用的,我们围绕自身建构了世界,这项技术的开发非常困难。”黄仁勋说道。

除了能够为开发者提供编程环境,并编写深度学习算法和机器人程序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计算统一设备架构)之外,英伟达还发布了一款基于NVIDIA Omniverse开发的仿真平台Isaac Sim,开发人员能够在基于物理的虚拟环境中模拟和测试AI驱动的机器人。2024年12月,英伟达宣布已经迭代至Isaac Sim4.2版本,由NVIDIA L40S GPUs支持,已经能够让机器人模拟的规模翻倍并加速AI模型训练。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厂商也开始和英伟达合作。1月10日,上述提及的灵宝CASBOT宣布加入“NVIDIA初创加速计划。在CES上,黄仁勋发表主题演讲时也展示了“机器人军团”,在14家企业当中,有6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宇树科技、智元、星动纪元、银河通用、傅利叶和小鹏。

据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在中国拥有150万开发者。“中国的本体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活跃的,英伟达想要发展自身的机器人生态,中国市场是重要的环节。”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按目前的发展来看,就算哪一天英伟达直接插手,开始造机器人也不奇怪。

下一站日本

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中国之行结束后,他乘坐私人飞机飞往了日本大阪。

英伟达于去年11月在日本举办峰会。日本是英伟达近期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大阪也是日本云服务商聚集的区域。

就在黄仁勋结束中国“路演”之际,1月22日,英伟达股价大涨4.4%,市值超越苹果重返榜首,突破3.6万亿美元。当天,美国宣布了一项重大的AI基础设施投资“星际之门”。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出席了“星际之门”的发布会。软银集团也是该计划的重要参与方,预计出资金额达到190亿美元。软银此前还为OpenAI的融资贡献了5亿美元。

日本在美国新一轮的芯片出口管制框架下受到豁免。软银集团等日本公司正在日本本土加大AI基础设施投资。在去年11月的英伟达日本峰会上,黄仁勋与孙正义共同宣布,将合作在日本建设AI基础设施,包括投资日本最大的AI工厂。

“软银正在日本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投入重金,按下日本技术发展的’重启键’。日本不能错过这一轮的AI发展,我们需要基础设施。”孙正义表示。

黄仁勋称,软银正在使用英伟达Blackwell平台构建日本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并计划将英伟达Grace Blackwell平台用于旗下一台超级计算机。

此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已经承诺,将为日本半导体和AI行业提供10万亿日元的新支持。根据一份计划草案,新的资金框架将纳入160万亿日元经济效益的刺激计划中。

除了软银之外,日本其他云服务商也在争相使用英伟达的芯片建设AI基础设施。例如软银的竞争对手、总部位于大阪的Sakura Internet就正在加大对英伟达芯片的采购力度。该公司称,即将建成的数据中心很可能在三年内投入使用时就被预订一空。

Sakura Internet创始人Kunihiro Tanaka称,该公司考虑每年购买约10000个英伟达GPU。“为了满足滚雪球般的需求,可能需要50000至100000个英伟达GPU,10年后将需要100万个GPU。”Tanaka表示。

Sakura Internet与英伟达有多年合作。该公司主要服务于日本客户,包括国家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该公司也是日本政府委托建设公共云基础设施的第一家日本公司。

编辑:凉子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