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日本物价高企冲击农民生计,价格转嫁难题待解决

  • 来源:读卖新闻

日本一家超市中,市民正在选购商品。资料图:《读卖新闻》

(亚太快讯消息)近日,日本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给消费者和农民带来双重压力。根据日本《读卖新闻》,消费者追求低价商品,而农产品价格难以向上游传导,使农业生产者负担加重,农业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农产品价格低迷 农民收入受挫

近年来,日本因能源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成本显著增加。据报道,以2020年为基准,2023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升至121.3,而农产品价格指数仅为108.6。虽然白菜、西红柿等部分蔬菜价格略有上涨,但总体涨幅远低于成本增幅。

熊本市一家青果店以低价吸引大量顾客,尽管销售火爆,店主表示“竞争只能靠低价”。而农户方面,宫崎县一位种植黄瓜的农民感慨,受重油、化肥等成本高企影响,生产成本较五年前增加约30%。他坦言,无法鼓励子女继承农场,“生产的农产品售价难以覆盖成本,只能被动等待改善。”

价格转嫁机制不足 农民陷困境

农产品价格传导受阻的原因在于多层级流通结构。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需经过多次交易,每一级经销商和零售商都为争取低价而激烈竞争。同时,农民在生产中却难以减少肥料和燃料等成本,受制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为缓解农民压力,部分地区尝试新机制。例如,宫崎县的农协为温室辣椒制定了“燃料价格附加费制度”,将重油价格波动纳入农产品售价调整中,但尚未普及到更多农产品。

政策呼吁与未来方向

日本农协(JA)呼吁政府推动农产品“合理价格形成”法制化,保障农业可持续性。今年政府修订的《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提出借鉴法国相关立法,在2025年国会上讨论相关法案,以期改善现状。

此外,专家指出,日本需建立消费者支持价格调整的环境,例如学习英国食品非课税政策,同时通过提高收入或降低消费税等手段减轻民众负担。学者表示,促进价格合理转嫁,既能保障国内农业生产基盘,又能强化食物安全保障。

日本当前的物价上涨和农业困境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利益博弈。如何在维持生活必需品可负担性的同时,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