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众号更快、更全的新闻APP

经济学家·大学教授周牧之:用经济学观点让日本人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

  • 来源:日本头条

周牧之,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历任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日本财务省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环境卫生中心客座研究员。

周牧之在大学的专业是自动化,1985年分配到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了当时最大的国家重点项目——上海宝钢二期的建设工作,这个工作经历使周牧之萌生了去日本学习产业政策的想法。

在日本读经济学博士期间,周牧之在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工作,参与了一些与日本国土政策、东京湾规划相关的项目,这让周牧之的学术研究范畴从产业政策扩大到了空间规划。

博士毕业后,周牧之在日本国际开发中心从事对发展中国家政策以及规划能力提升的援助工作。在这一段时间,他与国家发改委一起做了关于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大城市群发展战略就是其中一个成果。

周牧之在2005年发起“北京——东京论坛”,那时正值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谷,中日双方最早的参与者们实际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他提出了公共外交的概念,“就是要让两个国家的真正有话语权的精英,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通过讨论问题的这种积累,找到大家有共识的解决方案。”在论坛的承办过程中,周牧之也特别提出,承办的费用日方只能出一半,另一半一定要由中方出资,他认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对等的话语权。

周牧之是有着工科背景的经济学家,做空间规划是他的专业,所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城市化,“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是我的本行。”

周牧之说,“等中国游客到了3000万一年的时候,中日关系之间的阴霾就会烟消云散,我期待中日交流的规模能够达到3000万到5000万这种等级,希望有一天能够现。”

显示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